六十二·大结局(2/4)

看。”

老校长一愣,期期艾艾地说:“图书馆可没啥好参观的,虽然我们有图书馆,却没有那么多的书,基本上也就是闲置……哦,偶尔也会有盛合集团的人过来,看看我们缺什么。”

正因为是这样,阮景才觉得奇怪。

在这样贫穷落后的山村小学,修建一个几乎有整个学校二分之一大小的图书馆,是一件十分多余的事情。

见两个客人坚持,老校长也只好翻出了钥匙,领着他们往图书馆走去。

图书馆在教室北边的一座单独的小楼里,装修颇有几分现代简约派的风格。

老校长给他们开了门,就被一个老师喊走了。

图书馆里面的灯光十分昏暗。

进门的时候,阮景一没留神,被台阶绊了个趔趄。

肖崇言立即伸出手拽住她。

由于惯性,阮景没站稳,冲进了肖崇言的胸膛,反而将肖崇言重重地往后一推,撞到了书架上。

听着耳边男人发出的闷哼,阮景红了脸,连忙站稳。

“对不起,你没事吧。”

肖崇言隔了一会儿,才说:“没事。”

他的气息喷洒在她的脸上。

阮景这才意识到,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些近了。

她刚想起身,却被男人按住。

他的手心灼热,透过衣料,温度传递到了她的身上。

“你……干什么。”

“阮景。”

阮景的眼睛东瞟西瞟,睫毛紧张地颤动着,“你……你先放开我,我们再说话。”

肖崇言凝重地说:“书架是空的。”

这时,肖崇言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常桉打来的。

交县是这一切隐私的发源地,也是揭穿一切真相的终点。

常桉拿着贵妃簪的复印像,还没问上几家,就在一个木匠店的椅子上看到了和贵妃簪上的花纹一模一样的纹理。他上前一套话,木匠承认的速度之快,几乎让常桉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进行了……并且,当得知他们在找这个,木匠就拿出了这支簪子。

常桉彻彻底底地惊呆了。

可木匠说,这就是个普通的簪子,是个信物。

经过调查,他们才知道,这木匠说的全是实话。

十三年前,发了一笔横财的白宙正在满世界地想找到一个可以藏匿这批宝物的地方。路过交县,恰好碰上木匠的儿子得了急病,可家里没钱医治。白宙当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他垫付了几万块的医药费,成功地救回了木匠的儿子。

木匠的儿子在缅国做苦力,一年要出去好几次,缅国那混乱的国情,突然让白宙心中有了个主意,他谎称自己想做点“小生意”,请求木匠的儿子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帮他捎点东西,但要避人耳目。

木匠的儿子出于义气,每年为他往返了十几趟中缅边境,还组织了一帮兄弟帮他,却从来没想到,自己是在为虎作伥,也不知道自己包袱里所谓的特产,竟然如此价值连城。

三年前,已经意识到身边危机四伏的白宙拿着贵妃簪找到木匠,告诉他,如果自己出了不测,那么拿到这支贵妃簪找到木匠的人,就继续对接木匠的儿子。

每一笔价值千万的走私生意,唯一的维系却是往日的恩情。

同时,警方在中空的书架中找到了十三年前遗失的那一批古董,除了已经流出海外的几件玉器,其余遗失文物全部追回。

也难怪他们翻遍了所有可疑的地点都没有找到这批文物,谁能想象得到呢,充满着阳光的希望小学和充满感恩之情的质朴的村民,成了白宙所依仗的一切。

白宙相信这世上有善良的人,可他自己却不愿意成为善良的人。

就在警方找到交县的前三天,有个年轻的男人,将这只簪子送给了木匠,请求木匠的儿子带他穿越中缅边境。

警方按照线索一路摸过去,在一艘船上找到了白宿。

警方抓到他的时候,他的身上只带着梁颜的骨灰。

听到这个消息,阮景微微有些失神。

不管怎么说,一桩悬而未决达十三年之久的走私案,就这样告破了。

京都公安局嘉奖了专案组的所有人员,几天下来,公安局内部一片欢欢喜喜的气氛,明明早就出了年,可比过年还热闹。

下班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地走了,只有阮景还埋头在文件中。

一片静谧中,皮鞋敲打在地面上的声音响起。

阮景以为是哪个同事回来了,头不抬眼不睁,随意地问,“怎么,落什么东西了吗?”

脚步声停在她的面前,一片阴影罩了下来,男人含着笑意的嗓音低醇悦耳,“落下了一个你。”

阮景霍地抬头,动作不自然地放下了笔,“你怎么来了?”

肖崇言今天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白衬衫黑西服,发丝整齐,却都抵不过男人眉目如画。他的声音很柔和,“我在中央大道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