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归去来(2/5)
直在药王洞和经书阁中住着,很少过问山门中的事务,说来也怪,云台山的弟子都知道玄成英的武功当数第一才是,而羽之又是其唯一的入室弟子,因此很多门人平日里都会旁敲侧击的试探羽之的武功到底有多大进,可是四年一晃而过,众人用尽办法都没试探出个结果,不过有一个印象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羽之痴迷于奇门遁甲与诗词歌赋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武功就只会个基本的套路,几次都险些被人暗暗算却都侥幸避开。
然而羽之确是一个读书的好材料,据说领书阁中的书都被他背了几遍,最后玄成英还专门托人从山下买了书籍上山。一时间云台山上上下下都传着羽之是要考状元的传闻。
“大哥你也别灰心,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有办法替你解除玄阴三脉的封印的。”这山上没有几个知道缘由,而青遥却是是其中之一。
起初青遥只以为羽之不喜欢练武,每次有人暗中设羽之的时候青遥都会设法通知于他,是以羽之躲过了不少的机关陷害,最后是玄成英将羽之自幼便被人封堵玄阴三脉的事情透露给他,得知羽之不能习武的真相后青遥倍感痛心,于是常常替羽之挡下了不少麻烦。
“既然上天都不愿让我习武,我又何必强求!”羽之幽幽一叹,可是羽之心中纳闷,师傅说根据天象所兆自己在十六岁前不可习武。上山四年来师傅对自己就像放养一般,哪还有教徒弟的样子,反倒自己成了不折不扣的教书先生似的,每天都在帮玄成英解释那许多晦涩深奥的章,唉说出去都叫人汗颜,真不明白这西华法师是怎么当得?
“你别这样说啊,你这么聪明,武功的话一定是最厉害的,不要老是这么悲观嘛。对了,昨天路过红石峡的时候我特意摘了那里的火龙果,刚好送给你和师叔打打牙祭。”青遥略显稚气的小脸上一脸得意,在云台山除了师傅和师叔外,也就只有青遥能够摘到这火龙果了。当然这不仅仅是青遥的武功在弟子中算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也只有青遥得了玄成英凌空虚度的无上轻功。
“嗯,火龙果的确味甘质嫩,乃是果品中的上乘。”羽之打心底里喜青遥每次都送过来的火龙果。
青遥嘿然一笑,附到羽之耳边小声道:“这些果子我连师傅都没舍得送过,自己也就吃了几个。”
羽之拿着包袱飘然一笑,转身告别。
青遥见他去了,赶忙补了一句:“大哥,你笑的比那画里画的都好看。”说完打个鬼脸又提纵而去。
“这孩子,果然习性不改!”羽之心中无奈笑道。
到了药王洞,却见玄成英面色凝重的站在洞口。
“师傅为何事犯愁?”羽之一边放下手中的火龙果,一边拿了一个垫子放到玄成英身旁。
玄成英望着羽之心事重重,最后还是开口说道:“羽之你且随我过来,师父有要事和你商量。”
羽之也不觉奇怪,这四年来师傅每遇难决之事大都会和自己商量一番,他自己倒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玄成英却心中暗惊,此子已经远非同龄人所能比拟,考虑事情之全面,心智之成熟,见识之远都足以媲美先贤数次都令玄成英自愧不如,唯独武功却无法强求上进。
羽之跟着玄成英往经书阁中走去,走时望着火龙果心想待会师傅解渴正好,便一并拿上。
“羽之,你跟随为师也有了四年了。”
“不错,到了今年秋天便整整四年。”羽之还是很感激玄成英的,毕竟这四年他过得还算平安。
“好,这四年来除过为师的武功之外,所有的本事你都已会。”进了经书阁玄成英面壁而立,也不回头瞧上一瞧。
“师傅今日为何如此感叹?”羽之不好反驳,只觉得师傅今日不同往日。
经书阁乃是云台山藏书之地,这里面藏书共三万两千九十八卷,涵盖天地理、数术机关、儒道两家经典、诗词歌赋与音律钟黄,唯独没有歧黄之术与佛经典,四年之间羽之因无法习武,便在玄成英的引导之下将经书阁中的书籍嚼熟咬烂,可以说此时的羽之却已是‘胸藏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此刻两人站在格窗旁的暖阁之中,脉脉斜晖刚好透过窗间洒在一排排的书架之上。
玄成英一叹:“你可还记得三年前你掌门师叔曾经试探你功力的事情?”
“自然记得。”羽之顿了顿继续说道:“当时掌门师叔突然对我发难,弟子躲闪不及左胸挨了一掌。后来师傅赶来为弟子运功疗伤,当着掌门的面告诉了我三阴玄脉被人封印的事实,记得弟子当时也是第一次知道实情,后来回想起来才明白为何在幼时母亲不曾传我武功的原因。”
“唉…你所说的却也不错,只是为师当时却有所隐瞒,你的三阴玄脉的封印并非无人能解,只是为师当时一心想打消你师叔对你的疑虑。”
“想来师傅您必定也知道要解除封印非一般人所能为,这期间必要付出代价,所以事后也未曾再对徒儿提起。”羽之心中对能不能武已经没有太大兴趣故而继续说道:“若是非常难办师傅不说也罢,反倒徒增徒儿心中烦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