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草草了事的西乌丸(2/3)
杀了他的使者。
“回……禀陛下,褚燕不识好歹,说陛下是汉家的耻辱,不愿与陛下同流合污,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范阳令杀张白骑杀得好!”
“气煞我也!褚燕匹夫实是愚不可及!”
张纯反汉没有关系,但他错就错在当汉奸,堂堂华夏朗朗晴空,谁人为主都可以接受,唯独异族不行,华夏之人内斗可以打的翻天覆地,但只要对外金戈铁马凝聚一绳,万里城墙坚不可破。
“陛下,我等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我要你们有何用!……唉!整理财务,趁刘虞还在代郡之时,我们北撤上谷郡入鲜卑之地,后事再徐徐图之吧!天不助我啊!”
张举只有五千甲士又无兵可援,只能逃回塞外,凭借着此次掠夺的钱粮,以做后谋。
“尔等,听不懂朕之言?”
张举看着满堂朝臣无一人动,心中已察觉异样,难道这群家伙要反吗?
“陛下!降了吧!如此疲于奔命难道陛下不累吗?刘虞宽厚,对异族都可留有生路。与其拜于他人不如归于汉室,方才可生啊!陛下!”
“刀斧手何在?给我把逆贼公孙誉剁成肉泥!”
张举想不到第一个反叛他的是自己的同乡好友,想当年公孙誉只不过是公孙家族庶子,如果不是自己他能坐上丞相之位吗?可恶,可恨!
“陛下!微臣真的累了,渔阳城前一饭之恩微臣誓死不忘。退一步吧!张举!回渔阳郡你做老爷,誉为家仆。自此逍遥田园不参与这纷杂乱世。”
公孙誉,字高显,辽东公孙族从庶子,当年落魄潦倒之时渔阳豪坤张举买一白饭给之,自此追随张举十载,虽然才能不佳但一直竭尽全力辅助张举成事。石门败了,张纯死了,公孙高显一直无怨无悔,但入了鲜卑之地,张天子国可在乎?
左右刀斧手丝毫不为所动,张举已经失了众人之心,这么多年一直是公孙誉勉强维持着此虚无朝廷,与其说这九千人是张举部,倒不如说九千士尽忠于公孙誉。
“反啦!尔等反啦!朕这么多年来对你们如何?封贵爵授,金银钱粮可有一次短缺过你们,你们怎么能这么没有良心!”
人一旦尝到了权利的欲望,就无法再抑制心中的野兽,天子二字是何等的高高在上,用多少钱才能换取啊!张举不甘心,从泰山太守开始他就不愿屈居人下,如今你让我放弃这一切,怎么可能?
“主公!高显从未想过背叛主公,只是主公已经越走越远,高显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指引主公,回头吧!交出权利且求一世平安!公孙高显保证一定誓死追随主公,有主公在的地方,高显屈身牵马,恭膝相迎。”
“呵!呵!回头?回不了头啦!张举此生最得意的时光就是天子之辰,如若高显累了,那我们就停下吧!”
张举无法挽回大势,尽管此时此景何等凄凉,但他不后悔,如果让他再选一次,天子之位不弃也!
“哈!没关系!主公说什么都好,无论他人如何,我公孙誉这辈子跟定你张举也!不悔不忘!”
人总会走到末路,有些人选择的方法十分积极,但有些人已经心力交瘁,无论他生前名誉如何,但在此时好友为伴共赴黄泉,也算不枉此生。
汉贼张举自知大势已去,无颜面对渔阳汉民,绕梁于白绫,缢于涿郡太守府,随者家臣公孙氏。自此声势浩大的二张反贼尽诛,幽州还以太平。
………………
“子家兄,此处钱粮似有短缺,不知可登记在册否?”
温恢很兴奋,甚至比主政涿郡时更加开心,虽然只是辅助卢毓处理小小范阳的事宜,但这是卢大兄的意思。当日温恢还在纠结如何答复卢大兄,接受的太明显显得自己有些孟浪,但又害怕自己婉拒大兄不再请求就得不偿失。谁知卢朴根本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委任其协助卢毓处理范阳县务。
“哦!这是战前的账册!如今只怕要重新梳理!”
卢毓对这位天才少年也早有耳闻,如今一见果不其然,少年处理政务行云流水,就算是官家隐秘他也一眼便可知,乃厉害人物也。
“无妨,曼基重新登记一遍即可,钱粮军马一定要记在详细,大兄日后全都依仗于此!”
温恢给自己先定一个小目标,让大兄发现自己的才能,到那时便可以称呼为主公了,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少年心思活跃想入非非,卢朴在他心目中是偶像,也是不二的贤主。
“曼基,你为何会如此崇敬仲瑞啊!子家可不认为自己这个浪荡的二弟有得天独厚的本事。”
卢毓可以算是自幼培养卢朴,对卢朴的了解远胜于其他人,除了有几分口才以外,诗书经律皆是外家汉,那里值得如此崇拜。
“子家兄不可如此说大兄,如今大兄为卢氏之主,子家兄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尽力辅佐,待他日功成名就之时方知曼基所言非虚。”
“这般维护!曼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