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1/4)
,能够同时射出十支箭矢。
新式武器中还有一种大连弩,又称飞枪弦,发射时须五人合力,才可拉开弩弦,射出之飞枪可以穿透盔甲。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发射石弹的石弩。士兵护身用的头盔铠甲,也都进行了改良。
孔明独创的兵器,有无数传至后世,然而最受后人尊崇的,还是他的用兵之法。除了知名的八阵法之外,他对孙武、吴起的兵法及六韬等传世的兵法,也赋予了许多新意,对后世战争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在辎重运输上,开始使用被称为木牛流马的特殊车辆。
言归正传,且说郝昭凭着区区三千余兵,扼守在陈仓小城里,被装备精良的蜀国大军围住,每日都在苦战。
陈仓城之所以迟迟未被蜀军攻破,皆因主将郝昭赤胆忠心,矢志不渝。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三千守城将士在他身先士卒的表率之下,一直在殊死抵抗。
“如果等到魏国援军到来,攻城将更为艰难。”孔明指挥全军,发起了总攻。
蜀军首次动用了云梯、冲车这两种新兵器。
“云梯”意为“攀云之梯”,即极长的梯子。梯子周围用木板遮住,士兵立于云梯上,可窥见城中动静,并可发射连弩、石弩,待打掉敌军士气之后,再从上面伸出无数短梯,如同在空中架起了桥,士兵可从短梯上攀爬而过,放下软索,攻入城内。
“冲车”,是一种可自由灵活推动的车辆,车上带有起重机般的吊钩。由三名士兵转动装在车上的齿轮,可用绳索将地面的各种武器输送到云梯上。
眼见数百云梯、冲车从四面八方围向城墙,郝昭立即命士兵准备火箭,随着一阵鼓声,陈仓城上火箭齐发,守城魏兵同时掷出许多油壶。
云梯与冲车霎时间燃起熊熊烈火,梯上蜀军士兵多被烧死,惨不忍睹。
孔明见云梯冲车被破,随即下令:“运土填平城壕”
士兵不分昼夜掘土填壕,城内魏军趁此也筑高了城墙。
“如此看来,只能从地下进攻了。”
孔明又令士兵挖掘地道,欲从地底进入城中。郝昭发觉蜀军的企图之后,也令手下在城内沿城挖了一条壕坑,然后将水引入壕中。
蜀军的地道进攻又告失败,孔明虽然身经百战,却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劲敌。
“快二十天了”他望着久攻不下的陈仓小城,正在兀自嗟叹,前方又有快马送来急报:“魏军先锋王双,正向陈仓城逼近。”
孔明闻报,扼腕顿足,“敌人援军来得好快谢雄谢雄你速去阻击魏国援军”
随即又点龚起为其副将,各拨三千兵马,令二人去迎击魏将王双。同时将大军后撤二十里,以防郝昭乘势出城来攻。
孔明在二十里外重新扎营,自稳阵脚,但一直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战报,无不显示战场局势越来越糟。
最为严重的是,不久前刚派出去阻击魏国援军的人马,此刻已见败兵逃回,他们惶恐地诉说着战场上的遭遇:“我军大将谢雄刚一上阵,不过三个回合,便被敌将王双斩于马下。副将龚起前来增援,刚一交手,也被一刀斩成两段。魏将王双武艺超群,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孔明一听大惊,命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再领人马前去阻截。
“事不宜迟,若待王双援军与城中人马汇为一处,我军再难取胜。”
魏国援军正在赶来救助陈仓城,先锋王双不顾酷寒与险阻,率领前阵日夜兼程赶来。
派去阻击的蜀军兵马,第一阵谢雄、龚起已被其斩杀;第二阵的廖化、王平所部,面对蜂拥而来的魏国援军,也被冲得落花流水。
乱军之中,张嶷被王双紧紧追赶,他眼见那重六十余斤的大刀朝头上砍来,慌忙闪躲开去,却立即又被流星锤重重地砸中了背。
那流星锤好似一个大秤砣,是颗系着链条的铁球,王双上阵藏在身上,屡屡用它出其不意地击杀对手。
张嶷待到被王平、廖化拼死救下阵来时,已是口吐鲜血,奄奄一息。
蜀军失去了锐气,节节败退,魏军乘胜追击,且士气越来越旺。
前进前进先锋王双率领两万人马所向披靡,直指陈仓。来到城外不远,他便令士兵燃起烟火,告知城中:援军已至随后将城外蜀兵一举扫荡干净,就地布下阵势。
从二十里外远远望去,只见魏国援军车队连绵不断,士兵从车上卸下大批木材,筑房构栅,深挖壕堑,守备严密,坚固无比。
孔明看在眼里,焦急万分,苦思数日,也未想出任何破敌良策。
姜维知其心中所思,出言安慰道:“丞相,且请宽心,过于顾忌这座小城,恐怕并无益处。”
“姜维,想来你此语或有深意”
“末将以为,事到如今,或许着眼于离字,才是眼前要务。我军拥有数十万人马,若被陈仓这座小城拖住,岂不正是敌人求之不得的事”
“是啊,言之有理离,离才是最重要的”
姜维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