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收楚(1/2)

栾清双手攥紧,脸色凝重,狐疑地望了一眼宁渊。

原来葛战也去了,但为何要隐藏身份?

宁渊即刻下了命令:“传朕口谕,楚鸿剑用兵不善,由薛义之接替将军之位。”

“是。”

栾清见人走远后,才开了口:“葛战在边疆数年,最是熟悉那里的地形。这戈达部落的奸细只怕还未靠近就被拿下了。可如今他却不知下落,只怕这夜袭之人是他不熟悉的。”

“无论如何,先找人。”

宁渊打了个响指,暗门转动,卢哲来到他俩面前。

“卢哲,通知阆州的龙牙,立刻前往边塞寻找葛战等人的下落。”宁渊顿了顿,眼神暗了半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属下遵命!”卢哲提起手中的佩剑鞠了一躬,又隐入暗门中。

与此同时,楚府同样收到了陌生的密报,告知楚方河他儿在边疆做的事,急的楚方河方寸大乱,只想着进宫面圣。

但任由他跪在御书房一天,宁渊也没有选他觐见。无奈,他只能另做打算。他揉着酸麻的腿一瘸一瘸地往宫门走去。

半路上突然有一个小太监猫着身子往他身上一撞,害得他一个不稳差点摔在地上,幸而小太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的手。

“哎哟,小的该死,对不住,对不住。”小太监抓着他的手,拍着他身上的衣服,头不停地点着向他赔礼道歉。

楚方河因近日诸事不顺,早憋了一肚子火,正愁没地方发泄,刚想破口大骂,却瞧见这小太监不寻常的眼神。

小太监的动作奇快,他感觉到自己右手的袖子里塞进了一个信封。

“楚大人,方才真是冒犯了。”小太监继而压低声音:“知道您心情不好,我家主子有一妙计献上。”

说完,小太监就钻进一条小道,消失不见。

楚方河愣了愣神,左手不自觉地搭在右手的袖子上,转身朝宫门外走去。一上马车,迫不及待地一把抽出信封。

看了片刻,他抬手轻叩车板,掀起帘子对车夫道:“去怡园。”

滴答滴答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怡园坐落在东街口的一个角落里,地方有闲雅志,是许多文人墨客光临的地方。

今日的怡园如往常一样热闹非凡,许多穿着白衫,戴着儒帽的书生在里头评诗论道。

像是有人安排好一般,楚方河的到来并未引起异动,甚至都没人注意到他。一旁的小厮领着他去了二楼。

二楼的雅间里,宁逸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他合起扇子,起身迎接。楚方河看清来人后,立马想行礼,宁逸伸出手里的扇子抬起他的胳膊。

“不必多礼。”

“不知逸王在此,臣冒犯了。”

楚方河转身便想离开,逸王转动手里的扇子挡在他面前。

“楚相才刚来,怎么就想走?难道不想知道救你儿子的妙计了?”

楚方河停下脚步,思忖了片刻,拱手道:“还望逸王提点微臣,救救我儿。”

“当然可以。”楚方河抬起脸,一脸欣喜,宁逸继续开口:“可是...本王从不做赔本的买卖。”

“逸王有何条件,但说无妨。”

宁逸凑近他耳畔,轻启道:“帮本王夺得皇位。”

楚方河瞪大双眼,连退数步,伸出手指颤抖地指着他。

“你...你竟敢有不臣之心!”

宁逸嗤笑,摇开扇子在胸前轻扇。

“父皇在世时,本就有意将皇位传给本王。当时父皇病重,冯氏独揽大权,把本王调离京城,为的不就是把她的儿子推上皇位吗?这里头究竟是父皇默许还是冯氏擅作主张呢?”

对于宁渊继任皇位一事,楚方河当时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

“可是,如今尘埃落定,你怎可......”

“尘埃落定?不见得吧。”宁逸不在意地扯了一抹笑意。

楚方河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硬着嗓子说:“如若我不肯呢?”

宁逸拍了拍手,门外带进来一个人,此人身体蜷缩在一起,像是忍者极大的痛苦,不住地哀嚎。

宁逸伸手抓着他的手法,迫使他扬起脸,冷冷地说道:“把刚刚对着本王说的话,再说一遍。”

那人一字一顿地说道:“陛下...让我...传口谕,命...命薛义之...担任将军...军...”

不一会儿,那人就陷入了昏厥。宁逸放开了他,又让人带了下去。

“若不是本王的手下截住了他,楚鸿剑恐怕要成为阶下囚了。”

“此话何意?”

“宁渊为何让楚鸿剑上战场,难道他心里不清楚你儿子有多少能耐吗?实话告诉你吧,他暗中还派了葛战带领一支暗卫跟着他们,一旦你儿子犯了错,葛战便会取而代之。届时一张圣旨,按几个罪名,连累的就是整个楚家。”

宁逸止了音,细细地打量着楚方河,他的眼神浑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