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不出手(1/3)
“赵云居然去归附了刘备,我早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只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赵云有机会离开虎牢关!我所想来,赵云如果真的有异心,那也只能自己离开虎牢关,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就这样让他带着三万兵马离开了!而且,那三万兵马竟然都是愿意归附刘备,这说明,赵云在我军中的号召力和威信,还真是不小!”
徐荣带着徐芳和两万兵马离开虎牢关,此时的虎牢关,吕布刚刚来到,加上剩余的十万兵马,恰好二十万兵马。
在离开虎牢关的时候,徐荣封锁了赵云带领三万人马归附刘备的消息,将虎牢关的一应兵符交给吕布的时候,吕布并没有细心去察看,并不知道虎牢关少了三万的士兵。
吕布在董卓的身边作为警卫,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虎牢关的情况,他每日过的很清闲,对于驻守虎牢关,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直到听说了虎牢关华雄被擒,李蒙被杀,吕布内心才燃起一丝的悸动,因为他隐隐察觉到,诸侯联军中出现了武道顶尖的人物,而那人物,也应该是值得自己一战的。
等到后来徐荣受伤,更是坚定了吕布的想法。
吕布作为勇猛之人,也是好战之人,况且,他已经很久都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既然虎牢关有高手出现,他自然是想要前往挑战一番。
况且,徐荣已经受伤,在董卓看来,那就是徐荣没有能力再守住虎牢关,虎牢关乃是重兵险要之地,一旦虎牢关破了,诸侯联军就能够一路畅通的抵达洛阳,等到那个时候,一切就都晚了,所以,董卓必须派人驻守虎牢关,让更强大的人,阻挡攻击虎牢关的联盟军。
然而,那更厉害的高手,除了吕布之外,军中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于是,董卓就将吕布调往虎牢关,将平生仅仅失败者一次的徐荣换了下来。
徐荣在离开的时候,内心自然是复杂的,他已经总结了上次失败的经验,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关羽三人,很难将其打败,或者说,仅仅是凭借着他一个人的力量,也能够牢牢的将刘备的兵马阻挡下来,他的内心是委屈的,是不甘的,如果董卓不将其撤下来,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守住虎牢关。
但是,内心的委屈又能向谁说,董卓之所以将其撤下来,那就意味着不再相信他能够在虎牢关继续驻守下去,继续保证虎牢关不丢。
在这种情况下,徐荣也只能唉声叹气。
不过,在赵云归附刘备这件事情之后,徐荣也就没有了什么不甘和遗憾的,毕竟赵云的实力太过于强大,就算是他本人,都不一定能够将其打败,况且,在刘备的军中,还有关羽、张飞和华雄。
四个人联手的话,三招两式,就能够将徐荣斩杀,而且,如果真的要斩杀徐荣,根本用不着四个人联手,赵云一个人就够了。
“也许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赵云归附了刘备,老将自认为没有办法抵抗,但吕布深不可测,赵云一定不是他的对手,勉强和其打成一个平手都不错了!就算是加上那关羽三人,都不一定将吕布击败,我们遇到如此厉害的对手,也只有吕布一个人能够阻挡了!”徐荣微微苦笑,“没有想到,我徐荣戎马半生,竟是这样离开虎牢关!还弄丢了三万人马,好在现在已经将虎牢关士兵顺利转交给吕布,至于那三万兵马的事情,就算吕布发现了,也没有办法推到我们的身上,这件事情,就这么了了!虎牢关的事情,再也跟我们没有关系了!”
“父亲说的很对!我们这次到长安之后,等着董相国有什么安排吧!”徐芳心事重重的说道,“父亲,我听虎牢关军中颇有怨言,他们虽然也都是董相国从西凉带来的西凉军,但对于董相国的做法,也是颇有微词。董相国在洛阳城残害百姓,已经失去了人性,众将士都说,为董卓效命,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我儿快快住口!”徐荣忙说道,“董卓对我徐家有救命之恩,既然在这乱世之中做了他的手下,那就要忠心为主!在这东汉乱世,有几个厉害的将领手上是干净的!难道袁绍就没有杀过人,在袁绍的祖上,因为种种权势,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人,这世间的事情,哪里是我们说的清楚的,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主公效命就是了!”
徐芳听徐荣这么说,内心是有些不服气,但细细想来,如果换别人做了董卓的位置,会不会像他一样残害百姓,那也不好说。在董卓的帐下做事情,就是自己的命运,这种命运,在他出生在徐家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就算他心中有所不满,也没有办法言说出来,只能默默的去守护董卓,继续为他做事情。
除非有一天董卓死了,徐芳和徐荣也许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再遇到像董卓这么凶残,但是对他们却是没有一点恩情的人,他们绝对不会效命,而且,反而会起来讨伐。
董卓在早年的时候,乐善好施,充满斗志,结交了不少好友,他救过徐荣的性命,也救过徐荣父亲的性命,如此一来,董卓在徐荣面前,就有着充足的气势,徐荣内心知道董卓所做所为,也不想为他效命,但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道义,他不得不继续在董卓的帐下效命,别人可以反董卓,但在徐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