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3/8)
。”
“是吗?就没发生过什么异常之事?”
“这……”
余怀群不再说话,而是死死的盯着役使。
役使被余怀群一盯,明显害怕了,立马跪道:“小人来时在中州边境确实遇到一些异常。”
“说。”
“小人曾被一帮歹毒袭击,只不过后来被附近执行任务的同僚所救,其他再无异常了。”
“一般歹徒岂敢袭击背插令旗的役使,你的军令可曾离开过你?”余怀群问道。
“曾被歹徒袭落,但他们并未在意,其后同僚出现,小的很快就捡了回来,小的查看过,并无破损。”
“那就行,好了,你的军令也传了,口谕也带到了,回去复命吧,就说本将一定按陛下指令行事。”
待役使离去,蹇虚谷问道:“将军,这军令可是有什么异常?”
“军令内容与陛下口谕不一致。”
“什么?是有人篡改军令还是这役使假传圣旨?”
“陛下的话他不敢随意更改,除非不想活了,很显然,有人对军令动了手脚。”
“歹徒无缘无故袭击传令役使,军令也曾掉落,将军这个分析恐怕是有道理的,可是谁敢如此大胆篡改朝廷军令?”
余怀群冷哼道:“除了陆守夫恐怕没有别人。”
“陆守夫,何以见得?”
“陛下的口谕是让我等移兵周山,并督促陆文昭接手佑州防务,很显然是不放心陆文昭带兵进皇城,可这军令的内容却不仅仅要我们去渤州支援陆文昭,之后还要让他去护卫皇城,按道理讲,泰安有了一个陆守夫,还需要陆文昭干什么,现如今只有一个解释才能说得通,那就是陛下依旧还是不信任陆守夫,所以不想让陆守夫与陆文昭兵合一处,这才会让我等督促陆文昭接手佑州防务,尔后让本将带兵去护卫皇城从而牵制着陆守夫,但陆守夫为了保全自己的实力便假借一手偷换军令,好让陆文昭顺利回泰安,一旦计成,皇城泰安就是他陆守夫说了算了。”
“想来陛下确实从一开始就不信任过陆守夫这个老匹夫,所以他才在军令之外再让人传了口谕。”
“是啊,看来陛下的心思比你我想象的还要缜密。”
“陆守夫偷换军令就不怕将军您看出什么破绽吗?”
“人是越老越妖啊,陆守夫是大渊的上柱国,他对沿途驿站如何布局军令如何使用暗文比谁都清楚,如若不是陛还让这小子带了口谕,本将也定不会有丝毫怀疑,本将不问他也不会自找麻烦说自己沿途被人袭击过,可惜啊,陆守夫还是百密一疏了。”
“那我们怎么办?”
“抽调兵力,去周山。”
“万一北弃和卫戎突然发难可如何是好?”
“边境守军先不用动,就抽调附近几个军镇的守军就行了,传令下去,让北门、丘山、汉葭、下塘四个军镇各抽调一万人马,再从鹿角抽调两万人随本将去周山看看戏。”余怀群别有深意的说道。
蹇虚谷自然得令而去。
余怀群整顿好人马便要出发。其实,加上当时整编的从桐、佑两州败走的守军,佑州目前足足还有三十多万人马,抽调六万来人去周山对于佑州防务其实并无太大影响,但营中部分将士还是免不了担忧卫戎与桐州的北弃人马同时发难,只不过余怀群现如今是佑州三十多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他的打算不必告知每一个人。
雁过留痕,更何况是数以万计的大军,北弃人最终还是获知了渤州北境守军撤离的消息,随着图兰冰穆一声令下,图兰冰穆带着图兰骨柔、图兰博拜等人挥师十万扬鞭南下,不费吹灰之力便接手了陆家的城池,图兰骨柔本意继续南进,她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要趁机追击撤退的渤州大军,好一网打尽,然而图兰冰穆却下令只准接收城池不准与渤州军交战,他知道陶臣末绝对不会放任陆文昭任意集结重兵撤往佑州,一旦如此,渝州将讨不到丝毫便宜,所以歼灭陆文昭的任务他决定让给陶臣末,自己则来个坐山观虎斗。
陶臣末留下有伤在身的季河清继续围攻安阳,程铭纬留下协助,他们的任务还有拖住留守青城的陆名章,自己则带上李秀、魏文忠、任蒹葭等人率领十万大军朝北行进。与此同时,王立阳也带着十万人马朝着青冈方向赶。
陆家北境守军统帅黄翚因为担心北弃狼骑趁乱袭杀,不得不在大军最后摆上防守阵型,再加上还要等其他几座军镇撤下来的士兵汇合,所以这一路都走得很慢,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北弃狼骑并没有追来,一时间不知所以,只不过也不敢掉以轻心,狼骑向来以来去如风闻名天下,此时不见其踪影不代表他们永远都不会出现。
往北急行三日,先前放出的暗探已陆续传来消息,一方面北境大军并没有完全集中西行,先头已有一部抵达青冈,人数大约在三万人左右,还有两部各有三万左右人马正往青冈方向赶,人数最多的是黄翚部,他已几乎集结剩余兵力,人数十万只多不少。另一方面,北弃狼骑只占城不进攻,并没有趁势追击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