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在后(6/7)
来几声临时在此搭帐休憩的难民嘈杂之声,这些人白天等着归一城放粥续命,晚上就地安歇,人实在太多了,归一城也容纳不下,见此情景,皇甫俊容也只有微微一叹,世间众生,他做不到一一关照。他还下意识的往更远处多看了几眼,但天实在太黑了,除了随风摇曳的树影,其他什么也瞧不见。
这一夜看似平安。
辰初,天起微光,城下的难民已开始拥挤,归一城放粥的时间也差不多要到了。
城门开,人声起。
大家对眼前的景象已经习以为常,见人头更多只当是半夜又来了一批难民。
随着领头的人一声令下,混在难民中的百多人直接窜向城门,几个门卒还以为是难民要强行进城,正欲出言阻拦却瞬间被乱刀砍倒,城外放粥的人一见情形不对立马反身前去帮忙,城内一早起来忙碌的人也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立马看出来这批人绝不是什么难民,也都赶紧前来制止,这些人可不是什么虾兵蟹将,多是些有本事的人,所以面对气势汹汹的陆家军他们也并不惧怕,相反,转眼间便放倒了十数人。面对这一突然的骚乱,本就胆战心惊的难民们瞬间各自逃命,胆子大一些的则赶紧上前去抢已经摆放好了的各种吃食,城门前瞬间乱成一片。
城外的陆文昭已将城门前的骚乱尽收眼底,知道自己的人差不多已经得手,大手一挥,隐藏在黑暗中的数千人一哄而上,直奔归一城而去。
因为归一城算是私家城池,所以城门之上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守卫,都是些按班轮巡的护卫,只是因为现在战乱,才增加了一些人守夜,但是人也并不多,这些人只见前方突然出现一队兵马,加之城下早已厮打开来,顿觉应是有强敌来犯,为首者立马敲响警鼓,警鼓很快传响开来,大部还在睡梦中的人都被惊醒,因为他们知道,归一城的警鼓几乎不会这么密集的响,一旦响了那就意味着有大事发生。
正在晨练的皇甫俊容立马朝城门跑去,路上正好碰见了来报的门人,这门人说是怀疑有人冒充难民想要图谋归一城,皇甫俊容也来不及多想只得加快脚步继续前进,不一会儿,又遇到城门护卫来报,说是有士兵攻城。皇甫俊容一头雾水,哪一股军队竟然莫名其妙的来攻他归一城?
归一城依山而建,暗合地理,分内外两城,由城门而入是外城,外城与内城城墙之间有很宽的平缓之地,平日主要用作授武演练和一些城内盛会,高耸的内墙外壁上提着两个苍劲的大字——方寸,据传这是归一城第一任城主陆无踪亲笔所写。
沿着外城城墙,顺着方寸场往两侧延伸就是归一城外城的主街道,平日里不说车水马龙但也人来人往,其他城镇所有的铺子这里也一个不少,平日那些想要一睹归一城尊容的江湖游侠、无忧百姓也都是可以进入这外城观瞻的,只是因为最近战乱四起,真正有闲心来这里游览的人并不多,反而多是些无家可归的难民聚集于此。
进了外城,向山而望,依山而起的就是归一城的内城,这里面居住的才是真正的归一城人,平日里也只有真正的归一城人能进入,山有三阶,每阶都有各自的房铺和功能不同的大殿,或藏珍品、或收器物,最高一阶就是归一城的核心所在,正中的“长殷殿”供奉着历任城主和德高望重的长老排位及画像,以及一些涉及到归一城机密的文典、武学等等。
皇甫俊容一路狂奔至外城“方寸场”,很多就近的人已经赶来,此刻正与冲进来的陆家士兵厮杀。皇甫俊容立马命令身边的人关城门,守在城门口的陆家军自然希望为匆匆赶来的陆文昭争取机会,所以也是搏命厮杀,想要阻止归一城关闭城门。
皇甫俊容大喝一声,带头杀向城门,在他超强武艺的加持之下,这些个士兵自然是阻挡不了,但此刻陆文昭的先锋也已经挤了进来,这城门眼见是关不上了。
陆家军越来越多,归一城的一众好手也相继赶了过来,双方在并不十分宽敞的城门口绞杀在一起,陆家军一开始只顾往里冲,但终于是架不住归一城一众高手的砍杀,很快并寸步难行,先混入外城的百余人很快便被斩杀殆尽,陆文昭被堵在门外很是恼怒,眼看形势不对,陆文昭立马下令成作战队形,前排将士盾牌上手,后排士兵长兵推进,面对稳固的作战阵形,各自为阵的归一城高手开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经过几番强势的冲击,加之攻城云梯在墙外的配合,陆家军一方面在城门口步步进逼,另外一些人则从墙头开始进入城内。
皇甫俊容见势不妙,赶紧命人支援城头,自己则挥着雕凤长剑硬生生了砍碎了几队盾牌手,但毕竟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阵被皇甫俊容击碎,另一队很快又顶上,在陆文昭的示意下,几对士兵持着后盾开始将皇甫俊容往中间挤压,皇甫俊容很快明白了对方意图,几个闪转腾挪绕出包围圈,顺势刺死刺伤十数人,但奈何陆文昭就是盯着他不放,很快又组织了几对人马朝他包夹过来。
不光是针对皇甫俊容,随着不断推进到宽阔地带,陆家军全部开始成队列前进,相互配合,尽量对对方单个人手进行围杀,这对于江湖人士来说就比较头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