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打点行装(1/2)
是夜,顾露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一番折腾后,她索性起床,披了件外衣,掌灯举着到了侧室。>
根据她的要求,这里改成了一个小书房。>
她想既然睡不着,就起来忙点正事吧!>
谁想她刚在书案前坐下,窗外就传来了“咚、咚、咚”叩击的声音。>
低沉关切的声音随之透过窗户传了进来,“你睡不着吗?”>
顾露晚扶额,心里无名的有些恼怒,想她失眠是因为谁,这人怎么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可一转念,他又不是自己什么人,怎能强求人考虑她的感受与心情呢?>
是以她颇觉好笑的笑了笑,然后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一股凉风扑面而来。>
暗夜寂静,无星无月,只偶尔卷来一阵风,吹得枝桠作响。>
推窗的刹那,橘黄的烛光洒落在萧风浅白玉般的脸上,柔和了面上寒凉。>
但细心的顾露晚还是能从他略显乌红的嘴唇,窥见初冬深夜的寒冷。>
她不甚明白道,“齐王何至于此?”>
萧风浅舒然含笑道,“我会让你重新相信这个世界。”>
顾露晚失笑,倒不是为萧风浅的神情告白动容,就是单纯不解。>
她淡淡说道,“齐王若有这闲功夫,何不想办法安置难民。”>
两年前,北汗突袭北境,短短时日就连攻数城,百姓压根就没有反应逃难的时间。>
大部分百姓都在北汗入镜后沦为了奴隶, 南逃的百姓是很少的。>
如今虽收复了失地, 但北汗依旧陈兵边境,即便朝廷明旨,禁止南迁,但战争的创伤和日渐严寒的天气, 还是让数不清的百姓逃离家园, 以期获得一线生机。>
顾露晚这一次出城找寻顾露晖的下落,便看到了不少流亡的难民。>
萧风浅道, “朝廷已有政令, 相信靖安侯回北境后情况会有所好转。”>
朝廷无非就是严防难民流窜。>
顾露晚笑笑,不再说这个话题。>
她问道, “那不知齐王查过寺庙吗?”>
萧风浅一挑眉, 一时没能反应过来顾露晚怎会将话题转到此处。>
不过稍作反应,他便知道了原因。>
大魏信奉佛教,近一两年寺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顾露晚少在外走动, 对城中情况不熟。>
但想必她这次出城, 在城郊看到五里一庙, 十里一寺, 便起了疑心。>
只是这一块, 萧风浅倒没有留意, 寺庙免税又不用应兵役。>
战争虽致生灵涂炭, 但还是有很多人置身事外, 他们但求一己安宁, 很多人选择出世。>
这没什么好值得人关注的。>
看萧风浅反应,顾露晚就知他没在这方面花心思, 她郑重道,“这时机, 齐王不觉得反常吗?”>
时机,自然是指萧风奕登基后才出现了这般状况, 按理北境情形,即便国内再信奉佛教, 也不该在此时越发繁盛。>
萧风浅神思敏捷, 一下就领会了顾露晚话中意,敛容认真了起来。>
他点头说道,“你怀疑这是他拉拢谁的手段?”>
顾露晚笑笑,“这就要有劳齐王查明了。”>
萧风浅很是重视, “我这就去。”>
说完,转身欲走, 可不待迈步又转回身来,道,“夜深了,操劳伤身,你还是早些睡吧!”>
顾露晚呆呆,一时不知作何反应,木然点了点头。>
然后就见萧风浅欣然点头,还流露出几分腼腆,几步一跃,翻上院墙消失在了夜色中。>
忽然一阵寒风起,顾露晚忍不住抱臂摩擦了一下,心想那人还真是不怕冷,正欲关窗就见一个人影落在了院子。>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萧风浅去而复返,显得有些无奈,定睛看过去发现是顾北才松了一口气。>
她静静等待顾北行至窗前,才问道, “有消息了?”>
正抱拳施礼的顾北收手时顺势点了点头,他说道,“靖宁侯的风寒说是越发严重不见好转,从明日开始闭门谢客了,但府内动作颇多,看样子是有人要远行。”>
顾露晚点头,“我知道了。”说着,看了看院中晃动的枝桠,“天越见凉了,你和顾南就不用守夜了。”>
说是天凉,但顾北还是羞愧地垂下了头,“是我们无用,拦不住齐王爷。”>
“他要来就来吧!”顾露晚道,“既然推不开,那这人我们就好好用,不过是礼尚往来,他们若有需要,你们也多帮衬着一些。”>
顾北默了默,才道,“那靖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