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许郎中(1/2)
纵观后世的历史资料,李世民登基后非常严格的执行着“五年计划”。>
既休养生息五年,灭一国,再休养生息五年,再灭一国。>
贞观四年灭突厥。>
贞观九年灭吐谷浑。>
贞观十四年灭高昌。>
贞观十九年灭薛延陀。>
虽然在这中间夹杂着许许多多的大小其他战役,但每隔五年灭掉一国几乎已经形成规律,这充分说明李世民并不是个穷兵黩武的皇帝,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这个道理。>
所以敬玄以为,只要是对大唐发展有利的改革,哪怕是要推翻祖制,李世民也在所不惜,因为他的确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皇帝。>
能造自己老爹反,并将其软禁起来,还不够有魄力?>
“光有这还不够,工部必须自己拥有独一无二的拳头产品,才能真正实现自给自足。”>
敬玄又给了段纶一剂强心针,后者闻言,立刻精神大振,竖起耳朵想听听敬玄怎么说。>
恰好这时几个工部官员从渼陂湖回来,大概是准备向他这位工部尚书做汇报,结果却被烦躁的段纶给撵到了一边。>
敬玄看了看那几名一脸委屈的工部官员,笑着指了指旁边那张桌子说道:>
“几位这么快就回来了?赶紧坐下吃饭,可别饿着了…”>
“对对,自己吃,别客气,到了云中侯这,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你们吃你们的,没事别来打扰我们谈正事!”>
说完后,又转头对敬玄笑道:>
“贤侄继续说,段叔我洗耳恭听。”>
敬玄看了一眼远处一脸闷闷不乐的许敬宗,忽然笑了起来,对面露期待的段纶说道:>
“对了段叔,既然工部要成立这么一个衙门,那一定非得是心思缜密的人才能胜任,不知段叔手底下可有这方面的人才啊?”>
段纶一怔,顺着敬玄的目光看了过去,也发现正在那一小口一小口吃着饭菜的许敬宗,疑惑道:>
“贤侄是觉得这许敬宗能够担此重任么?”>
大名鼎鼎的老阴人怎么可能没能力出任国企的总经理?>
跟狡猾的商贾打交道,跟磨人的地方打嘴仗,还非得用到像许敬宗这样的人才不可。>
敬玄笑了笑:>
“晚辈倒是觉得这位许郎中挺合适的。”>
那边许敬宗刚好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抬起头来困惑的看着二人。>
段纶想了想,冲许敬宗招手道:>
“延族,你也过来旁听!”>
许敬宗闻言,连忙放下碗筷走了过来。>
“贤侄你接着往下说,工部怎样才能有那劳什子拳头产品?”>
段纶也不给许敬宗解释,只让他带着耳朵听。>
敬玄笑道:>
“工部没有,但我有啊。”>
说到这里,敬玄神秘一笑:>
“不知段叔听过水泥没有?”>
段纶还没说话,许敬宗就已经坐不住了,十分激动的说道:>
“就是云中侯在渼陂湖使用的那种水泥?下官刚想跟尚书说这件事,那水泥粘性极好,而且晒干之后坚硬无比,远胜糯米那等糊墙材料!”>
敬玄点点头:>
“不错,此物效果的确非凡,所以我打算将水泥的配方送给工部。”>
段纶这个做尚书的还没怎么样呢,许敬宗就已经按耐不住站了起来,十分惊喜的问道:>
“云中侯此言当真?真要把水泥的配方转交给我工部?”>
见他一惊一乍的,段纶立刻不满道:>
“瞎咋乎啥呢?赶紧坐下,既然敬贤侄这么说了,那肯定会送给工部的,别跟个乡巴佬似的给咱们工部丢人!”>
许敬宗闻言,连忙干笑着赔罪道:>
“是是是,下官孟浪了。”>
敬玄不以为意的笑道:>
“无妨,这足矣说明许侍郎一心扑在公务上,实乃我大唐之栋梁啊。”>
人就是经不得互相吹捧,许敬宗立刻跟着谦虚起来:>
“下官如何能与云中侯相比?如此珍贵的配方云中侯居然也舍得拿出来送予工部,侯爷之高义,实在令下官汗颜也。”>
段纶听他这么一说,也跟着笑了起来:>
“就是,贤侄为何要将此物送给我工部?既然连延族都觉得此物珍贵,贤侄为何不留着自己挣大钱?”>
指望水泥挣大钱?开什么玩笑呢。>
这玩意首先成本就很低,加之成品又很沉重,这就造成了运输上的不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