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果真是风韵犹存(1/2)
傍晚时分。>
天空中虽仍有余辉,但红日已然快要坠入峰峦的背后。>
海拔近千丈的山区基本不太会有夏天的概念,太阳走到半路便会被山挡住,沿着山道越往上,植被的种类便越单一,除了少数耐寒的乔木,很少有植物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存活。>
咔、咔、咔。>
一驾造型古怪的机关车卯足马力一路轰鸣,在云杉丛林中飞速穿行。>
连承业双手紧握着傀儡马的摇杆,随着前方的遮挡物不断减少,视野也慢慢开阔。半山腰的城镇、白雪皑皑的山峰、被薄暮镀上金边的浮云……熟悉的景色如同一封让他魂牵梦萦的家书,徐徐展开在面前。>
“宁前辈,我们就快到了!”>
在宁言的一再要求下,他总算不再用上仙、仙尊之类的称呼,而是改用世俗感更强一些的前辈。>
对此他起初还是有点忐忑的,总觉得怠慢了仙长,好在时间长了,看出宁言是真的不在意区区一个称呼,现在算是慢慢喊顺口了。>
这也让他暗地里不免感慨,要是上界仙人都如宁前辈一样就好了,那每三年一次的升灵道仪能少死多少人啊……>
车厢里,宁言撩开马车的帘子,与他并肩同坐的高海山也一同望向窗外,饶有兴致得点评起来。>
“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个好地方啊。”>
宁言随口道:“我觉得未必,山地资源贫瘠,吃穿用度就是个大问题,只需遣少量精锐扼守住上山要道,少了物资输送,一城之人岂不是都要被活活困死在山上。”>
高海山眼睛一亮,笑道:“宁兄莫非对兵法也有研究?”>
宁言心里一咯噔,看这货大有要和他辩经的态势,连忙摆手:“可饶了我吧,我只会纸上谈兵……”>
去连家堡的路程比他想象中更远,足足花了近三天的时间。经过几日的朝夕相处,也让宁言对这师兄妹二人有了初步印象。>
先是这高海山,为人知礼守节,本事不俗,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那就是太喜欢锐评。>
不过和传统意义上的懂哥还不太一样,他是真懂哥。>
经史子集如数家珍,琴棋书画均有涉猎,远及上古秘闻,中至前秦古典,近到国际形势,就没有他锐评不了的。>
至于他师妹嘛……>
“咳咳,师兄,我渴了。”>
高海山谈兴正浓,听到莫小音的呼喊顿时如同听到了紧箍咒,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道:“宁兄,先前的清露饮可还有剩余?”>
宁言绕过高海山看向莫小音,后者冷着脸靠坐在马车的另一端闭目养神,一双娇嫩的柔夷懒懒搭在膝盖上,风姿倒是绰约,架子却是大的离谱。>
他看在高海山的面子上,终究是没太过为难对方,摘下玉戒指递去:“宫雪松的储物戒在此,高兄自行翻找吧。有就有,没有我也变不出了。”>
高海山感激道:“多谢!”>
宁言再次看了眼莫小音。>
毫无反应。>
特么纯纯小仙女一枚……>
宁言也懒得和她一般见识,眼不见为净,正巧坐车坐久了身子拘束得难受,遂起身钻出车厢。>
连承业正在专心驾车,忽觉身边突然多了个人,余光一瞥,立马紧张得话都说不囫囵:“宁、宁前辈怎么出来了?可是小子车驾得不好,太过颠簸打搅了前辈休息?”>
“第一,自称要用我。”宁言拍拍他肩膀,叹声道:“第二,我只是出来透口气。”>
“好、好。可需小……可需我做些什么?”>
宁言停顿了一下,身子向后靠在软垫上。视线中,苍蓝中天已蒙上一层浓墨,远处山巅的荧光雪色也逐渐暗淡,于是那原本清晰的界限便模糊了起来。>
他也无法再穷尽千里目,只能看到混杂在一起的斑斓色块,一重又一重。>
无边无际,仿佛根本没有尽头。>
“你给我讲讲天衡郡吧。”>
连承业没有看到宁言脸上一闪而过的怅然,自顾自讲起家乡的趣闻,顺带科普了下中洲的风土人情。>
其实他也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比如负责举办升灵道仪的天阳城,号称无上天都,他央求了他爹很多次都不肯带他去,只说那里太过危险,还不是时候。>
但连承业转念又一想,对他们来说危险的地方,对于上界下来的仙人来说却是未必。若宁前辈肯带他去天阳城,见一见传说中的人间仙境,死了也甘愿。>
两人一路闲聊,也不觉得路途漫长,不知不觉间,马车已驶出了云杉丛林,山道两旁的开始出现成片成片的农田。由于还未到收获的季节,这会只有青绿色的禾苗冒出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来的杂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