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东西合战(二十七五)浜松落城(2/3)
背离今川家之时就跟随左右的老臣。>
在浓尾合战之时,他被编入二之阵中(不是第二阵)紧随先手役大将主攻,足以看出德川家康对其的信任。>
而且正是因为他姓松平,身份太过特殊了,别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不行。本多正纯正是认准了他这点,才让他负责旧城的守备任务。这样即便旧城成为了孤城,他也不会投降。>
看到三之丸沦陷,本多正纯闭城的松平清宗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面对本多正纯的决定他并没有如其他人一样咒骂他,反而很平静的接受了现实,从容的布置防线。毕竟当三之丸沦陷之后,旧城除了要面对城外的佐竹军,还要面临三之丸内丰春军的攻势。>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浜松城的二之丸与曳马旧城遥相呼应,打出了颇为出色的表现,但是随着三之丸陷落,使得秀家可以将火炮前移布置。>
这些火炮对付石垣的三之丸或许轰不塌城墙基座,但是面对只有土垣的曳马城,几轮炮击之下就造成了东侧、南侧两侧城垣的坍塌。>
坍塌的土方倾泻入东面的水堀之内,不仅有斜坡帮助攻方攻城,更是为丰春军的进攻填平了部分阻挡的水堀。>
在面对多面围攻之下,历经一日苦战的曳马旧城,在第二天中午时分,三层城垣全部宣告陷落,浜松城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与之相对应的是,有本多正纯坐镇的浜松城二之丸依旧从容不迫。>
或许之前闭城拒绝其他人入城确实影响了士气,但是人就是这样的生物,当自己暂时安全的时候稍稍冷静下来就不会去顾及外面的那些人的死活了。>
再加上有本多正纯这么一个狠人坐镇,他在德川家内很有威望,原本城内躁动内心很快就被压制了下来。>
而随着旧城的陷落,秀家临时将攻城本阵也从城外的关宿驿搬到了旧城本丸之内。>
眼见又一轮攻势被赶了下来,秀家放下手中的但单筒望远镜,对着藤堂高虎下令道“去将火炮运到旧城来,直接对着二之丸和本丸炮轰,我倒要看看是他本多上野介的头硬,还是我的炮硬。”>
这些火炮都很沉重,即便是用马匹拉入城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再加上架炮安置的前期准备,等到火炮架设好之后天色已经灰暗了下来。>
藤堂高虎向秀家请求明日再战,但是火炮和自己本人都在旧城的秀家拒绝了他的提议,直接表示“把火把都给我照亮了,命令全军连夜攻城。火矢什么尽数往城内招呼。”>
之前秀家并不是没有想到使用火矢引燃城内的建筑,只是本多正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有城内建筑屋顶都涂上了湿泥,就是防止被火矢引燃。>
但是向不一样了,火炮轰击之下城内建筑物必然受损,他本多正纯可以用湿泥涂抹屋顶,难道屋内的建筑、物品都能涂抹吗?>
地面只要有一点易燃物被火矢引燃,就足以以点带面的造成城内的大火,到时候浜松城就离破城不远了。>
夏季的运气既好又不好,好是因为确实有火矢引燃了一些废墟,但是城内德川军卒数量还有不少,夜晚起火很容易被发现,火势很快被扑灭,这就是说运气不好的原因。>
但是德川军的好运气随着天空放明也就宣告结束了,未参与夜战,休息了一夜的户川达安所部再一次被换了上来。>
他们早已养精蓄锐,而城内的则是连着奋战一日一夜疲惫不堪的守军士卒。>
疲惫的身体让他们精神力急剧下降,尽管因为战争的亢奋让他们得以暂时重振精神应对户川达安的攻势,但是却没有人能分神顾及后面的情况了。>
火势的从一个寻常的武家屋敷燃起的,是由于火矢引燃了稻草,最后引燃了木头,再被发现起火的时候火势已经很大了,最终引起了城内的骚乱。>
再有人去扑救的同时,另一边也有火情重燃,这里的火情因为距离旧城的距离很近,藤堂高虎眼疾手快直接命人向那边投掷炸药包,最终成功引起爆炸。>
火药的爆炸引起了部分二之丸城垣的坍塌,丰春军士士卒本来就有部分人在旧臣西侧与二之丸临近的地方攀援登城。看到城垣出现了坍塌顿时引起了全军的呼嚎,士卒们兴奋的向缺口处蜂拥而入。>
或许是受了之前本多正纯抛弃三之丸士卒的影响,这一次随着二之丸出现了漏洞,许多守军士卒顿时杯弓蛇影起来。>
明明丰春军还没有近身,他们就抛弃了阵地向还没有合上的本丸跑去。>
这次就连本多正纯都没有幸免,城破的时候他正在二之丸鼓舞士气,他被蜂拥入城的丰春家武士包围在城东北角,身边只有几个忠诚的武士家臣。>
他们拼死了想要为本多正纯争取逃出生天的机会,但是在有两人战死之后本多正纯还是无奈的选择投降。>
随着本多正纯的投降,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