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103攻打北平的惨案(1/2)

杨金生的穿越军,攻打清国首都北平的时候,其实出现有了很多问题。

因为惨重的伤亡和愤怒的民怨,北平这座六朝古都,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存在了。

因为在北平的所见所闻,所以……到了现在,北平还是一座被荒废的城市。

“好像有些地方不对呀,上次景千由和赵小二两个人写的报告,也写到了关于北平的事情。”

“他们写到的,大概是didu,在这个位面,didu的位置是江宁,或者说,叫做南京。”柳德米拉冷冷地说着。

史文英点点头,表明柳德米拉说的正确。

“那么,伤亡究竟有多么惨重?”

“当时的人民军有五十万人,在北平,就死了十五万!”史文英答道。

“当时你们穿越者的兵力应该是三十多万?怎么会有五十万人围困北平呢?”

“算上准军事部队武装精察,人民军总数有七十万。其中杨金生亲自领兵五十万,带来十六个副主席,围攻北平。当时我爸爸被留下来看家,所以这些事也是我爸爸听别人说的。”

“没关系,二手材料也是材料。当年杨主席领兵五十万现代化军队,怎么地也能打得过bi精城那些旗人老爷了?”

“本来,爸爸和各位伯伯们也是那么认为的,但是事后一上手,就变得不一样了。那些满清侵略者,居然悍然把汉人成排成排地用刺刀逼着做肉盾,逼得人民军不敢开枪。然后他们的骑兵就趁机穿插,整连整营的人民军士兵就这样倒在他们的枪口和马刀之下。”

“等等,人民军不是有ak47吗?怎么还怕清军的单发火枪?”

“清军当时装备的不是纯粹的单发火枪,而是管状弹仓供弹的连珠枪和左轮手枪——那是他们从美国进口的。”

“什么?清军当时有那东西?”

“是,而且骑兵冲击起来是很可怕的。很多时候,由于不熟悉地形,一个连百八十人的步兵队就被两边三四十号骑兵用马刀和左轮手枪射击,一个冲击之后,甚至一个连都活不了一个人!最后,因为有些部队向清军驱使的百姓开枪。人民军各部队之间还引起了哗变。”史文英说道。

“怎么会引起哗变了?”我问道。

“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教育人民军是人民的军队,是不能把枪口对准人民的。正是因为思想教育的差别,导致了各部队之间出现了冲突。”

“那么谁说不开枪,就让谁的部队去挡清国人的子弹不就行了?”柳德米拉yin阳怪气地说道。“既然你们是人民的军队,自然应该代表人民,敢挡在人民军队前面的,就是人民的敌人!”

“最后我们还是没有那么做。”史文英苦笑到。因为伤亡太大和自己人争论不休,人民军干脆就退出了北平城。结果在城外宿营的时候,还遭到了清军的夜袭。城内和郊区的居民也拒绝向我方提供补给……第二天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一天之内我方就减员了五万人。”

听了史文英的叙述,不由地我感觉毛毛的。

“卧槽,当年苏联红军攻打柏林的时候,也不过如此。为什么1911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北平,在1860年代变得这么厉害?”

“大概是分赃不均?1911年在北平的时候,北洋zhngfu可是答应保留满清贵族的家产的。所以满清贵族就干脆甩掉了国家的包袱做了富家翁混吃等死了。而这个杨主席……我看过他的政策,他对贵族一向是财产没收,**消灭,名声搞臭,男人挖煤,女人共·产……那样的话,那些贵族能不玩命吗?”柳德米拉说道。

“这很正常,共有主义战无不胜!当年土改的时候,红色当局在农村的时候不都是这么搞的吗?”

“嗯……那个时候确实是这么搞的,但是你说的已经是1940年代二战结束以后才对全国铺开了的。他们对贵族和地主的政策主要就是温水煮青蛙。先给贵族甜头,少交税,减租减息,然后再慢慢地把贵族地主土地的所有权变成使用权,再然后搞集体农庄安排贵族地主变成经理和社员,最后一翻脸,搞什么清污运动,历史上有问题的,都被红色当局的政客和他们所雇用的二流子用卑劣的手段和莫须有的罪名活活打死。”柳德米拉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这样的过程,少说也要十年,你们的杨主席太心急了。如果事先说保护满蒙王公的私有财产,就不会闹得这样僵。”

“当时也曾经谈判过,那些满蒙贵族要求保留他们的财产,而且还要去善待宗室。保留私兵?”史文英说。

“保留私兵干什么?难道想要再次造反吗?”柳德米拉也瞪大了眼睛。

“他们觉得如果新政权不想杀他们,那么他们保留私兵也无所谓,如果想要杀他们,那么他们就舀私兵造反……”

“他们以为什么?这场战争究竟是谁赢了?”柳德米拉也不满了。“接着呢?接下来怎么办了?”

“接下来,人民军就开始围城。清军骑兵就不时地出门袭扰。围困了接近一个月,我们发现,人民军的补给线还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