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牛的升迁记录(2/2)

何念祖指着吴佩孚询问他是谁的时候。西科特骄傲的说:“他叫吴佩孚!”同时还不忘强调:“他是我发现的军事人才!”

何念祖大惊。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己千方百计打听吴佩孚下落,没想到吴佩孚却早就在自己手底下多时了。

失误啊!失误!看来以后要多注重在军队中发掘人才了!

吴佩孚率队获得全军比武第一,何念祖趁热打铁,当即升任吴佩孚为独立旅旅长,属司令部直辖。之后又对吴佩孚加倍笼络,嘘寒问暖,差一点就像与老袁那样皆为异性兄弟了。

而吴佩孚也创造了禁卫军建军以来一项无人能打破的神话。在非战争时期,从一个普通大兵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蹿升到旅长的高位。

吴佩孚的例子羡煞了旁人,整个禁卫军中,也揭起了一股向吴佩孚学习的风潮。那些师长、旅长、团长都把吴佩孚的训练模式搬了过来,往死里折腾自己手下的士兵。

结果,禁卫军怨声四起,同样收获也是喜人的,魔鬼式的训练伴随着的是战斗力直线的上升。

时间终于到了7月7日这一天,整个亚洲,不,应该说是整个世界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拉开了帷幕。

世界列强国家都派出了军事观察团观摩演习,日本与俄国也不例外。因为中国强盛了,首当其中的就是日本与俄国,他们时时刻刻在注视着中国发生的一切。

南海子称南苑,清朝入主中原后,虽然后来建起了西苑、北苑,但这里仍是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猎场。

南苑一部分作为操兵练武之所,筑晾鹰台,作为检阅台,许多清朝皇帝多次在此校阅八旗军队。平时严禁平民进入。

南苑内一共有大小16座台,其中比较重要的台有10座。这些台均为黄土堆筑。在南苑西北、东北各有3座台,分称大台子、二台子、三台子。东北的3座台又合称为三台山。西红门东北部有杀虎台;东红门西部凉水河畔有单台子;南红门北部有晾鹰台;还有鹿圈村东的1座台,俗称土楼子。

清朝皇帝阅兵的地点一般在杀虎台和晾鹰台。不过要是规模庞大的阅兵就多在晾鹰台了。此前南苑根本没有举行过四十万人的阅兵,于是何念祖又早早的命人清理扩建。

7月7日便是钦天监选定的黄道吉日,清晨7时许,光绪从紫金城出发,来到晾鹰台,官员队伍在晾鹰台西边分两翼排列。

以前晾鹰台阅兵时还多在康乾盛世。其中尤以康熙为最。

康熙阅兵时,往往命在晾鹰台下设立箭靶,张弓搭箭,然后又命令诸大臣、侍卫依次较射。康熙皇帝检阅他们射箭后,又翻身上马飞驰,在马上搭箭张弓射靶。之后八旗将士山呼万岁。

以前康熙检阅的是他的八旗劲旅,不过到了光绪朝这会儿,检阅的就是汉人组成的禁卫军了。

禁卫军号称皇室禁卫军,可实际上跟八旗根本不搭边,光绪也没有他祖宗卡康熙的本事,别说纵马射箭了,就是拉开弓都没那个力气。

光绪打扮的倒是挺精神,身披黄金甲,腰佩弓矢,威武雄壮。可实际上这一幅重达三十多斤的盔甲就差点要了光绪这小身子板的老命。至于老祖宗传下来的皇帝骑射的规矩,还是省省吧!

天当正午,所有王公大臣,各国的观察团也已到位,光绪旨意下达,练兵大臣,主持此次检阅军演的何念祖一挥大旗,由禁卫军,北洋各军、兰芳军以及南方各省军队齐声高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后,检阅正式开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