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谈过一个对象(1/2)
高红英点点头:“谁说不是呢!不过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拿什么结呢。说到这里,她的目光在曹永民和李淑娟的脸上,来回扫了扫,欲言又止。>
曹小立刻明白,二大娘这次来串门,可不仅仅是贪吃丸子那么简单了,应该还有别的目的。>
曹永民和李淑娟也意识到了什么,两人互相望了一眼,张了张嘴,便想说话。>
但是高红英还没等他们开口,便嘿嘿一笑,单刀直入地说:“所以,我就想问你们借点钱。你们这今年,又是卖盐豆子,又是卖桑葚酒的,手里多少会存点的吧!”>
一提到钱,气氛便有些尴尬了。>
过了好久,李淑娟才小心翼翼地说:“二嫂,按理,小坚的事情,就是我和永民的事情。不过,不是我们不想借你,我和永民手头,是真的没钱呢。”>
谁知道她话音还没落,高红英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冲她说:“我知道你和老三手头没钱,也不是问你们借。”然后盯着侄女道,“小晴,你坚哥都过年都二十四了,他从小对你就好,你不能眼看着他打光棍吧?”>
曹小晴没想到二大娘直接把皮球踢给了自己,不由就是一愣。>
俗话说,“救穷不救急。”>
按理,二房虽然有四个壮劳力,稍微做点什么,都会过得不错。但是他们呢,却一个比一个好吃懒做,再加上二大爷纸板厂又破产了,更是穷得叮当响。>
所以,曹小晴很不想借。因为她还想着用钱生钱。但是,从小到大,坚哥虽然懒馋,但确实对自己三姐弟不错。更何况,二大娘虽然泼辣,又好占小便宜,但是个直肠子,为人倒也没有什么拐坏心眼呢。>
再说若是有钱不借,以后两家的恩怨,便会结下了。>
想到这里,她只好字斟句酌地说:“听说现在,酒席上的东西,都可以赊帐的,收过礼金再结,好象结婚,也并不需要花什么钱呢。”>
高红眼却双手一摊道:“酒席上确实不需要花什么钱,不过我们家还没送传期礼呢,要在婚前补上的啊。”>
曹小晴听了这话,便在暗中叹了一口气,颤抖着声音问:“你想借多少?”>
高红英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脱口而出道:“五万吧!”>
曹小晴原本对她还有些同情的,现在听了这话,差点儿气死了,自己辛苦了半年,都才存了三万,对方才一张口就是五万,这也太狠了吧!>
于是,便没好气地说:“别说是我,我们整个家底子,加起来都没有五万呢!”>
李淑娟连忙打圆场道:“二嫂,现在传期,一张大床、电视机、摩托车什么的,再多买些衣物,两三万就己经是很好的了,怎么需要那么多钱的?”>
当地人虽然也有继承香火的概念,但儿子女儿都一样疼爱的。>
所以养女儿,从来都不是为了收彩礼赚钱,只要女儿生活得好就行。女方拿到男方的传期礼后,还会再加上一套家具做嫁妆,然后和亲友的压箱礼、几套被褥什么的,结婚了一并送过来。>
也就是说,结婚这件事,男方并不需要象别处那样,要给女方大笔彩礼。若是给大笔彩礼,就象当初曹小晴“被冲喜”那样,男方“一头重”,反而就有问题了!>
高红英当然知道这些,所以被李淑娟一问,便有些尴尬了,但还是涎着脸说:“那你有多少,就给多少呗。”>
她把话己经说到这个地步了,对方若再不借,己经是不可能的了。>
曹永民为难地看了看女儿,张了张嘴,终是闭上了。>
李淑娟犹豫了一下,还是为难地说:“小晴,既然你二大娘都开口了,你就借她……”>
曹小晴担心母亲实诚,直接把自己的家底子说出来,便连忙说:“我借五千吧。”看到二大娘脸色一暗,又叹了口气,可怜巴巴地说,“你看我一个女孩子家家,起早贪黑的不说,还天天走村串乡的,汗珠子摔八瓣赚点钱,也很不容易的。”>
高红英本来认为,五千虽然不少,但相对比对方这半年赚的钱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现在见侄女说得可怜,心就软了,于是好脾气地说:“五千就五千吧,你坚哥没白疼你。”>
听了这话,曹永民、李淑娟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曹小晴叮嘱道:“不过,二大娘,你收过礼金后,钱必须马上还我。过年后,我还想拿这钱,做点别的事情呢。”>
高红英立刻咧开大嘴,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道:“好说,好说。”忽然又想起什么,便问,“对了,过年后,你还想做点什么?”>
曹小晴摇了摇头:“现在还没想好呢。”>
高红英倒也并不追问,又盛了第二碗丸子,继续埋头吃起来。>
曹小晴只好回屋,拿了五千块钱交给她,>
高红英接过钱,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