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夺定军山,劝降阳平关(3/3)
向的凉州来敌。>
如今定军山一失,阳平关便没了补给线,很快便会断了粮草,不用打便可让关上守军不战自溃。>
李严对说服去卑信心满满,满心觉得此番功劳到手。>
哪知道他来到阳平关刚说明来意,便被去卑严词拒绝,虽然没让他吃苦头,但也让人把他软禁起来不闻不问。>
好在李严耍了个小聪明,进关之时便令随行手下大肆宣扬,说丞相已至定军山,兵不血刃取下定军山大营,种辑被擒拿归案。>
镇东将军黄忠五万大军指日可待,阳平关已是孤城,若不投降,丞相将率军亲讨。>
去卑虽然将李严软禁,但丞相贾成已到定军山的消息却传遍了关内外。>
他的部下们惧怕贾成,便试探着劝说去卑顺应大势投降贾成。>
去卑大怒,下令斩杀了劝说自己投降的部将,其余人便不敢再劝。只不过很多人便暗中串联,准备偷偷逃离阳平关,去投降贾成。>
三日后,去卑觉得不能困在关上坐视贾成进军郑都,便下令出关攻打定军山。>
就在他誓师出发的当口,恐惧至极的部下们再也忍不住了。>
你不出战的话咱们还有活路,等丞相和天子决出胜负,再倒向胜利方,虽说免不了吃些罪责,至少罪不该死。>
即便丞相胜了,追究起来,咱们这万把人可没有跟着刘备、段煨作孽屠杀老百姓,以丞相的仁厚秉性,咱肯定还有活路。>
但你要出兵攻打丞相咱们可不能答应。>
丞相是什么人,他领兵作战从无败绩啊。>
再说军中哪一个没受过丞相恩惠?你要下令攻击丞相,先摸摸自己脑袋会不会半夜被人摘咯。>
于是所有部将都忍不住上前劝说去卑别鲁莽出兵。>
去卑却一根筋,在他心目中,臣子做的再好也不能反对天子。>
天子说你不好你就是不好,天子要杀你,你就得伸出头挨刀。尽管他也承认丞相贾成冤枉,但是冤枉不等于可以起兵造反。>
于是他便下令手下匈奴人部众将这些部将抓起来当场处斩。>
这下便引发了众怒,底层将士本就对天子污蔑丞相贾成忿忿不平,只是涉及到朝廷,丞相也没有被捉拿进京,才没有过激行为。>
而且刘备、段煨的疯狂杀戮也暂时将他们震慑住了,便也就随波逐流跟着去卑来到阳平关。>
丞相突然出现在定军山,还一举拿下种辑,定军山两万多将士投降,这些人便有些按耐不住,想要偷偷逃离阳平关,去投奔丞相。>
哪知道去卑疯了,居然让他们去攻打丞相。>
将军们去劝说,竟然要被去卑尽数处死。>
这让群情激奋的阳平关将士哪里接受的了,愤怒的人群顿时在几个底层军官的号召下冲上台去,将匈奴人打散,救回被绑缚的将领。>
这些将士在副将高沛的率领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团团围住这几百匈奴人,准备绑了去卑,前去投奔丞相贾成。>
去卑惊怒交加,眼见难以控制部队。>
他不想做阶下囚,便痛哭着向郑都方向跪下大呼:“臣无能,愧对陛下!”>
然后抽出佩剑自刎而死。>
去卑一死,他手下三百多匈奴部下尽数被叛乱将士乱刀砍死,南匈奴最后几百人也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至此,南匈奴真正成了历史名词。>
高沛杀了去卑手下匈奴人,便立时释放李严,请他率军前往定军山投奔贾成。>
李严大喜,立刻承诺在丞相面前为高沛等将士们请功,随后率军出发定军山。>
谁知当他们来到定军山时,大营已经空无一人。>
李严顿足痛呼:“去卑误我,来迟一步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