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各怀心思(3/3)


看着丁冲离去的背影,杨修想说话,却被父亲杨彪以目示意,便咽下到了嘴边的话语。

这时候董承一身戎装走了进来,跪倒在地长拜道:“臣董承叩见陛下!”

“董卿,眼下局势想必汪安已经与你说过了,你可有信心守住郑都城?”

“臣蒙陛下圣恩无以为报,贾逆胆敢以下犯上罪该万死。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定使郑都固若金汤,令贾逆城下授首!”

董承慷慨激昂,一副浑然不惧的样子,让刘协也不由得振奋起来。

鼓掌大笑道:“董车骑威武不减当年,朕甚慰之!董卿若击退贾逆,朕许你万户侯,世袭罔替!”

董承听了顿时泪流满面,顿首再拜:“陛下隆恩,臣敢不一死以报!”

商议到这会,刘协终于又有了一些信心,开始叮嘱众人控制好城中治安,莫要让贾成手下奸细混进城煽动百姓。

还下令城中工坊加紧打造守城器械,招募青壮加强守城兵力。

直到日已西垂,刘协才放他们各自回去。

回家路上,杨修不解的问父亲杨彪:“父亲,适才丁尚书讨了诏书前去兖州,分明不可能请到兖州援军,为何不让孩儿出言阻止?”

杨彪冷笑几声:“丁冲乃曹兖州姻亲,他这是见势不妙要避祸远走了。”

“啊?难道说郑都守不住?”

“德祖你这些年聪明劲到哪里去了?看不出郑都已是风中残烛,旦夕便破吗?”

杨修有些震惊的看着父亲杨彪:“父亲为何如此悲观?郑都兵精粮足,董车骑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凭着贾逆几万人怎么攻的破郑都城?”

“呵呵,上下一心?”杨彪再度冷笑,“你哪只眼看到上下一心了?丁冲不就跑了吗。”

“或许丁尚书真的去请救兵......”

杨修越说越没底气,他也是聪明绝顶的人物,只是天子刘协政变之后将他父子大大提拔起来。

父亲杨彪位列三公之一的司空,而他从小小议郎骤然官升数级,成了刘协身边辅助治政的侍中,大权在握红的发紫。

杨修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哪知道父亲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说郑都守不住,他们这些人已成风中残烛。

这让他怎么接受的了。

只是这么多年来,父亲宦海沉浮,其眼光之毒辣,绝非自己可比。杨修虽然觉得父亲过于悲观,但依然打心眼里选择了相信父亲。

“父亲,那我们该怎么办?”

“适才为父已经劝谏陛下必须立刻召大将军刘玄德与太尉段忠明回师郑都。你稍后密奏天子,就说你当初在京中与贾逆手下大将张翼德相交莫逆,愿请命出城游说张翼德。然后联络刘玄德里应外合击破叛军擒拿贾逆。”

杨修吃惊的看着杨彪:“父...父亲,孩儿哪里认识张翼德?这不是欺君吗?再说孩儿要是去见张翼德,岂不是送上门去......,不对,父亲你是让孩儿离开郑都?”

杨彪宽慰的点点头:“还算你有点脑子,离城之后就跟上丁冲,去曹兖州那里吧。听说他正广招贤才,你过去他定然不会亏待你。”

杨修担忧的道:“那父亲您呢?要不与孩儿一起离开吧。”

杨彪微微一叹:“我是走不了了,别看咱们这位天子才二十来岁,疑心病重的很。我留在这里他还不会疑你,否则,我们父子谁都走不了。”

“父亲......”杨修眼含热泪,哽噎着点头。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