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江东将计就计(3/3)
到挂在墙上的山川地形图,他突然眼睛一亮,一个主意涌上心头。>
“主公,其实除了交州,还有一地足可弥补江东损失,甚至可充盈江东府库,还能得到朝廷支持。”>
“哦?子敬有何妙策?”孙权被鲁肃的话吊起了胃口,赶忙问道。>
张昭也神情一振,注目看向鲁肃。>
鲁肃指着地形图道:“既然朝廷命主公为扬州刺史,那么扬州全境就该属于主公治理。淮南、庐江两郡乃是天下粮仓,当初袁术据此而威震东南,号称带甲百万。可见淮南之富庶。主公取之,可谓顺理成章。”>
孙权不悦道:“子敬又出甚馊主意,淮南、庐江乃是曹孟德所有,曹氏号称拥兵三十万,比刘表老贼还要强大,我江东怎能在他手里虎口夺食。”>
张昭也觉得鲁肃好像在说笑:“子敬休要说笑,我江东大战之余兵力不过五万,其中还有近三万新兵在鄱阳湖,如何能与曹孟德争锋。”>
鲁肃却是越想越觉得可行,仔细分析道:“主公,子布公,曹孟德虽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实际上绝不会超过二十万,而且大部分兵力都在北方与袁氏兄弟作战。他还要分兵驻守徐州、豫州,特别是在颍川驻有重兵防备朝廷大将黄忠,绝不敢轻易动用这部分兵力。算来算去,在淮南、庐江两郡兵力能有万余就不错了。>
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大都督周公瑾从水路沿江北上,不足十日便可在合肥登陆。届时五万大军骤起发难,肃以为两郡旬月可下。随后大军固守寿春,曹孟德就算率军南下,又能奈我江东何?”>
孙权听鲁肃一路说下去,从开始不耐烦,到后来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不禁走到地形图前仔细研究起来。>
良久,孙权抬眼看向张昭,见张昭捋须沉思,眉眼渐渐展开,知道张昭也像自己一样被鲁肃说服了。不禁感慨道:“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乃良谋也。”>
鲁肃继续建议道:“当初伯符将军临终嘱托,外事不决可问公瑾。主公不妨召大都督回建邺共图大计。”>
孙权点头应允,立刻下令遣人去鄱阳湖召回周瑜。>
在此期间,从交州传来消息。果然牂牁太守朱褒一行人还未到交州高凉郡,得到消息的交州各部蛮族便敲锣打鼓带着部众沿路迎接朱褒,发誓效忠朝廷。>
随后朱褒一行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到郁林郡时,迎接投奔他的已经超过了十万蛮人,汉人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刚到合浦郡和高凉郡交界处,交州牧张津和士氏兄弟便承受不住压力,一起前来迎接朱褒,并呈上州郡籍册舆图和印绶,请求交州正式归于朝廷管辖。>
贾成兵不血刃便取得了交州。>
孙权得知后庆幸不已,幸亏没有出兵,要不然大军还未离开江东便要灰溜溜回来,徒费钱粮而已。>
周瑜一回到建邺,孙权连夜召见他,将具体情况一说,周瑜便极为干脆的指出,鲁肃所说乃是目前江东要生存发展的最佳战略,他愿亲自领兵攻取淮南、庐江两郡。>
孙权便一面大张旗鼓迎接朝廷天使简雍,并且在建邺郊外设立祭台接受朝廷诏命。派出使者邀请荆州刘表、兖州曹操,以及徐州那几方小势力派人前来观礼,以迷惑曹操。>
另一方面,他以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韩当为先锋,黄盖、凌操、朱然等各部协同,于建安十二年(208年)六月,突然出兵攻打两郡。>
这时候因为刘表与孙权连番大战,曹操在南边根本没有防备,只是派遣大将曹洪和秦琪各率五千人驻守两郡。>
周瑜五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庐江,守将秦琪正在巡视夏收,连反应都没有就被斩杀在农田边,庐江陷落。>
随后周瑜马不停蹄,强攻芍陂,假扮秦琪败兵诈开寿春城,曹洪弃城而逃。>
不到二十天,周瑜便全取两郡,两郡夏粮尽数收于囊中。>
取了两郡之后,不仅缴获军资粮草无数,还获得了百余万人口,江东势力大涨,与刘表、曹操成鼎足之势。>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