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连锁反应(2/3)

是一守成之主。骤然出兵北向,恐江东必有变故。”

曹操惊讶的问道:“文若如此推断可有依据?”

荀彧再摇头:“正因为江东方面还没有详细消息过来,所以在下还不敢完全确定。”

夏侯惇恼道:“荀司马没有依据却要阻止主公打孙权,这是何道理?依我看,江东都已经打过来了绝不能姑息,干脆与他打一场再说。”

曹操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夏侯惇说的有道理。就像程昱说的,若是再来一次吕布之祸,他也遭不起啊。

就在这时,郭嘉脚步匆匆走了进来,对曹操道:“有消息了,主公,江东闹了瘟灾粮食匮乏,本欲取交州却被贾君美所阻,不得已才出兵淮南。”

曹操神情一愣:“奉孝快将详情细细说来。”

郭嘉是负责曹操集团的情报机构进奏曹工作,孙权骤然发动对两郡的军事行动,进奏曹事先却毫无察觉,让他感觉到颜面扫地。

这几日郭嘉连酒都不喝了,派出大量探子进入江东探听情报。终于用重金买通了孙权身边的一个贴身仆从,从他嘴里了解到这次战事的前因后果。

众人听罢郭嘉的话后,尽皆感到无语。

孙权这厮欺软怕硬,不敢和贾成对敌,居然将主意打到我们头上来了。

难道他以为打不过贾成,我们这边就好欺负了?

曹操又好气又好笑:“孙权小儿居然欺软怕硬至此,他得罪不起贾君美,难道我曹孟德就是板上鱼肉,任你宰割?不过这小子倒也聪明,时机抓的不错。”

一直默不作声的荀攸突然开口道:“主公,在下有一策,请主公和各位参详一二。”

“公达但说无妨。”

“荆州刘景升与孙仲谋有世仇,听说这几年孙仲谋三战江夏,阵斩黄祖父子。刘景升虽遣大将蔡德珪(蔡瑁)收复江夏,却也元气大伤。孙仲谋骤得二郡实力大涨,威胁的不仅是我豫、徐二州,襄阳也在其兵锋所指范围内。在下以为相较我们,刘景升更是寝食难安。主公于蔡德珪有旧,不如主公写封书信,遣使携厚礼求见蔡德珪,晓以利害。以刘景升为人,一定不会坐视孙仲谋日益强大。”

“不错,只要主公再遣一重将驻军灵璧,便可使南方安然无恙,孙仲谋不敢轻易北上。”荀彧指着地形图道。

夏侯惇叫道:“那淮南、庐江二郡怎么办?就这么拱手让给孙权小子?”

曹操这时候回过味来,呵呵笑道:“文若说的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郡暂时让与孙仲谋又有何妨。只要刘景升坐不住,出兵对付孙仲谋,那我们南边无忧矣。诸君勠力向前,争取在一年内平定北方。届时大军南下,便可得渔翁之利,非仅淮南、庐江二郡,荆、扬二州某也志在必得!”

众人躬身道:“主公英明!”

曹操计议已定,令夏侯惇为主将,曹洪为副将,分兵三万进驻灵璧,防止周瑜乘胜北上。

又令华歆为使,携他亲笔书信和重金前往弋阳去见蔡瑁。

蔡瑁自幼随父亲蔡讽在洛阳生活,与曹操乃是幼年好友,关系很是密切。

只不过眼下他在刘表手下为官,才断了与曹操的来往。

曹操令名士华歆为使,给足了蔡瑁的面子,又晓以利害,蔡瑁深以为然。

荆州实力雄厚,兵员数量是江东的好几倍。但江东兵强悍远胜荆州,这些年双方作战,荆州往往败多胜少。

要不然他们在拥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怎么会丢了江夏,让孙权阵斩了自家大将黄祖父子。

好在江东出现了瘟灾,粮草不足,人口又大量减少,蔡瑁才勉强收复了江夏,维护住了荆州的脸面。

现在江东取了淮南、庐江二郡,缴获粮草无数,还俘虏了上百万人口,实力大涨。就连襄阳都在江东人的攻击范围内,荆州当然异常紧张。

看似江东占了曹操地盘,是与曹操开战。

但谁知道孙权怎么想的,说不定这个疯子杀了黄祖父子还不够,还要接着找刘表报仇呢。

曹操派使者前来示好结盟,这对刘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正好与曹操一起联手教训教训这个桀骜不驯的小子。

蔡瑁连夜回到襄阳,把情况与刘表一说,刘表当即拍案同意,令文聘北上驻守新野,防备南阳张绣;令侄儿刘磐率部与蔡瑁汇合,进攻驻扎在庐江的程普。

周瑜新得二郡,原本计划令副都督程普守庐江,稳固后路。自己驻军寿春,准备伺机攻取豫州。

听到荆州异动的消息后,自然不甘示弱,令鲁肃守寿春,他亲率大军南下迎击蔡瑁刘磐。

两军再一次在长江上展开激战,一时各有胜负,渐渐形成对峙。

北边,袁氏三兄弟原本听说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