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泰山峰顶 谁主沉浮(下)(2/3)

他还要潜伏三年,甚至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见不得光,可他没有办法,只能继续。

他无奈的发出一声苦笑,道:“呵呵。但愿能如陈统领所言,不知陈统领接下来需要我做些什么?”

陈祖德道:“老兄我近来和江南的段当家的取得了联系,凭借段当家之前在江南的威望和地位,我们此次已联系好了江南同道力量,随时可以进攻金陵。只是金陵城深兵足,强攻难以奏效。主上希望老弟能够想方设法带着邪教教徒强度黄河,吸引金陵方面注意,只待金陵的朱高煦出兵相援黄河官军,我等便立马乘虚直取金陵!”

火焰使者一想。此计果然高明,这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确实能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只是他仍有惊疑神色,问道:“金陵与山东黄河界相距甚远,陈统领如何确保朱高煦定会出兵相援?”

躲在树后的司马尚游此刻听到他们的计划当真是呆若木鸡,想不到己方船队在黄河上拦截邪教教众,竟成全了第三方突袭金陵,这要是让朝廷方面知晓了,不知他们做何感想。他也想听听陈祖德的回答,为何就如此断定金陵会出兵救援。

只听得陈祖德道:“金陵城现在是朱高煦驻守。朱高煦向来贪功,一听到哪有战事便会第一时间往哪钻,是以他听闻山东黄河边界出现大量贼众,定会想方设法前去捞仗打。二来山东紧邻江苏,若是邪教教徒从山东黄河突围而下,第一时间便会选择进入金陵。出于自我保护意识,朱高煦也绝不会容忍此事发生,而就近的州府兵力都有限,只有金陵城驻有十万大军。是以他要调也只能调金陵的军队前去支援。只要他一出兵,段当家的便会指挥江南武林同道在城中生事,而主上会亲自带着水师船队从水路进攻金陵,水陆夹击再加上里应外合。这金陵城自然是唾手可得!”

火焰使者听他一路道来,果真是条条在理,看来这番部署主上是准备多年了,如此周密。又是突然袭击,这金陵城定然防备不了,看来自己的作用果然是很重要。他自然知道。这步棋最关键之处便是自己能不能说服大量教徒强渡黄河,如果教中徒众都选择分散而逃,那调朱高煦离山之计就会落空,而主上他们强攻金陵的压力自然就会增大,到时候说不定金陵攻不下还将自身贴进去,这就极不划算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压力无形中又增大了些许,也突然明白主上要自己在邪教潜伏的深意,主上是早就想好了后招啊!

想到此处,他心中对主上的佩服又自深了一层。他知晓此事事关重大,成败几乎就在此一举,他朝着陈祖德说道:“主上思量果然周全,请陈统领回去转告主上,属下便是想尽一切手段,也要让邪教的剩余教众全部集齐黄河,声势也一定会越造越大!事情紧急,在下就先行告辞,这就去寻访教中教众。”

陈祖德见他一点即通,心中亦是暗赞不已,只要邪教的声势在黄河上壮大,他朱高煦便是抗命也会出兵去凑热闹的。想到此处,他点了点头,交待了一句:“老弟此去一路多保重,若是事情有变,老兄我会通知你的!”火焰使者不再耽搁,身形立即隐入了黑暗中。

随后陈祖德亦是警觉的瞧了瞧周围,见四周安静依旧,心中便稍觉安心,他待火焰使者离开后,便也不再耽搁,向西南方方向离去。

树后的司马尚游听完了二人全程对话,确定二人远离后,他便舒了一口气,适才他一直躲在树后紧憋,唯恐二人听出他气息。此刻二人既已离开,他自是放心呼吸。回想起适才二人所谋,司马尚游自觉万幸,他听到了许多他不应该听到的秘密。

可是要不要通知马欢将军?他又陷入了两难,他明知马欢的水师和邪教的教徒马上都会变成陈祖德一伙的利用对象,可他却仍是不好下此决心。因为自己的师父段江南和他们也是一伙的,如果将此事告知朝廷,也许马欢水师会没什么事,可自己的师父肯定就功亏一篑了,说不定还会有性命危险。这个两难的抉择比之惠儿和茯蕶更难选择,一方是教自己本事的师父,一方是船队的兄弟们,这和当日在洞庭湖段江南要他报假信给马欢是同样的道理。

他不忍心伤害船队的兄弟,此刻也不忍心帮助朝廷伤害自己的师父。可是,段江南和朝廷势不两立,他夹在中间只会越陷越深,日后说不准还会和其中的一方正面为敌,这是他最不愿碰到的结局。

该怎么办?

他脑子已乱,他分不清对错。

以前他的师父所交代的使命就是他的使命,他也一直在为这个使命而努力。可在船队的这几年,他和副使王景弘。管事费信,将军马欢,以及船队的众位兄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觉得船队的人个个都是光明正大,活得磊落。他内心深处早已将他们当作最亲的人来看待,而朝廷亦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在帅船成为了佼佼者。如果没有这些恩怨情仇,他相信他会是一个合格的水手,他也会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两次下西洋以来,他享受到了水手的乐趣。享受到了一切快乐。而师父段江南的所作所为之前他不便评论,此刻却发现原来是那么的卑鄙和黑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