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2/4)
敏病得七死八活,还要管家。这个时候的黛玉,哪怕是贾敏还活着,在教养和照顾方面估计也有些力不从心。
&am;nbs;&am;nbs;等将来贾敏病逝,被林如海送到京城荣国府,被当成阿猫阿狗一样的宠物养大,人也就养废了。
&am;nbs;&am;nbs;现在有个甩针舞鼻祖的教养嬷嬷,这位教养嬷嬷还是侍候过皇太后的,身份和能力上毋庸置疑。哪怕贾敏真的熬不过去,有这位嬷嬷在,想必未来应该不会像原著那样没有个老人在身边。
&am;nbs;&am;nbs;婚姻大事还要一个荣国府的丫头操心,也够悲催的了。
&am;nbs;&am;nbs;生老病死,很多时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元姐儿在知道贾敏病入膏肓后,帮着请了一回御医,送过几回难得的好药材后,便将林家的事情压下了。
&am;nbs;&am;nbs;后来元姐儿听说教养黛玉的翠花嬷嬷又特特为林家请了两个宫里的姐妹回来。
&am;nbs;&am;nbs;一是照顾林家小少爷林森,二是帮助林家四口做药膳调理身体。
&am;nbs;&am;nbs;毕竟林家这四口子就没一个身体壮如牛的。
&am;nbs;&am;nbs;当日从扬州逃难出来林家就带了一个妾室。后来那妾室犯了事,林如海身边就再没旁的人了。
&am;nbs;&am;nbs;到了京城,林如海虽然处处不得志,却也没有在这种时候还想着纳妾。
&am;nbs;&am;nbs;贾敏有儿有女身体也不好,就更没想着给林如海纳什么妾室美娇娘了。
&am;nbs;&am;nbs;她自知自己时日无多,走时更应该安排好这些事情,以免让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
&am;nbs;&am;nbs;母亲老迈昏聩,还有疯病,来到京城的这两年已经让贾敏知道再不能将后事托付给母亲了。两个哥哥,大哥哥跟着母亲住,弄不好也会被母亲拿来做筏子。而二哥迂腐,二嫂奸滑,仔细算来竟是没人可托付。
&am;nbs;&am;nbs;思及此,贾敏就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am;nbs;&am;nbs;再加上身边的嬷嬷时常对她说多托一日姑娘就能再长一日,多托一年姑娘就能多一年成长。
&am;nbs;&am;nbs;贾敏闻言想了一下,只要她活着,她就是林家夫人,谁都没办法替代她的位置。若是她今年去了,女儿天真懵懂,儿子年幼不记事。
&am;nbs;&am;nbs;若是能咬牙挺到明年,女儿又长了一岁,儿子也能记些人事。若是再挺一年,再熬一年,熬到女儿能撑起后院家事,儿子知道要姐弟相互扶持,她走了,也能了无牵挂。
&am;nbs;&am;nbs;就这样,贾敏几次在鬼门关徘徊,严重的时候,几天几夜的昏睡。可她终是熬到了闺女十三岁进宫选秀,被赐了婚事。
&am;nbs;&am;nbs;将这么多年陆陆续续给女儿攒的嫁妆都交待清楚,贾敏虽然遗憾不能看着女儿出嫁却终能闭上眼了。
&am;nbs;&am;nbs;林如海是前科探花,才学自是不差。再加上在地方主政多年,经验能力都历练出来了。
&am;nbs;&am;nbs;虽然元姐儿从未替林如海活动过,但她做为十二的亲嫂子,情报头子心里供着的祖宗。她的一言一行总会被这俩兄弟看在眼里。
&am;nbs;&am;nbs;见元姐儿对林家的小姑娘颇为关心,林如海也进了他们哥俩的眼。十二最后考验了几回林如海的能力,倒底没让他四十多岁就赋闲在家。
&am;nbs;&am;nbs;甄家和五皇子一倒,五皇子一系的人多多少少都被十二或论罪,或贬谪,也因此朝中上下用人的地方极多。
&am;nbs;&am;nbs;十二根据他对林如海的印象将人安排在礼部,做个不大不小的京官。
&am;nbs;&am;nbs;有了官职,林如海便再没有赋闲在家。礼部的差事不忙。林如海白日去衙门当差,晚上回家与贾敏说说话,其他的时间不是自己看看书就是教导一下一双儿女。
&am;nbs;&am;nbs;京城有些风气极不好,三节两寿送些东西本没什么。可同僚之间还有互送姬妾的。
&am;nbs;&am;nbs;林如海在扬州的时候,家里就有这样来路的姬妾。
&am;nbs;&am;nbs;每每遇到这种事,贾敏都送提前赏一碗药下去。
&am;nbs;&am;nbs;这碗药不为别的,只为了不混淆林家血脉罢了。
&am;nbs;&am;nbs;说起来,以前贾敏便会在这药里动手脚。现在她病成这样,能做些什么更是意料中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