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撼别王勃(2/2)

常近了,他必须快些,再快些,赶在王勃登船前拦下他。

这些天脑子静下来,蓝山才发觉这里面的问题,在他的时间只离开洪州大约十几天的时间,在山上大约是三天左右,可是回来后,所有人都说已经是十一月份,三个月过去了,他觉得不可思议,又无法不相信,若有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那他一定是经历了山上一天,人间一月的奇事了,毕竟那山是仙山,很可能如此,也惟有此才解释的通。

早知会这样,他应该及早下山的,可是他那时根本无力离开,更无心去做要做的事情。

这太离奇了,难道要因此错过吗,那子佑的死又有什么价值呢?

蓝山一想到此,就奋力挥鞭赶路,狄鹰跟在后面看着蓝山的脸色,什么也不敢问。

进入岭南,远远的已经能看到大海,蓝山倏地拉起狄鹰,飞出马背,转瞬就来到了海边。

一个渔夫模样的老人正在补渔网,蓝山上前询问道:“老伯,有礼。请问今天可曾有人渡海?”

“今天?”老伯看了他一眼,“今天没有。”

蓝山心中一喜,他还没赶到,自己已经超到他前面了。

“今天还没有,”老伯接着说道:“不知公子是要找人不是,昨天有个公子从这里坐船出海了。”

“昨天!”蓝山心里咯噔一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可曾报上姓名?”

老伯点点头,“好像姓王,嗯说去看父亲,父亲在交什么的地方做县令。”

话一落,蓝山嗡地一下头晕目眩,亏着小鹰扶住。

还是没来得及吗?子安……

他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涌涌的浪无休无止的拍打着海岸。

时间在这样的冲刷中流逝。

天暗了,老伯已经不见,出海的渔夫也早就回到家中,喝着热汤,给家人讲述捕鱼时遇到的趣事。

蓝山依旧站在岸边,海潮涨起,没过了他的腰,沙石也已经埋到了他的膝盖。小鹰在旁边使劲喊他,拉他,他却纹丝不动,只茫然的望着黑暗中的海面。蓝山的大脑一片空白,他没有办法从茫茫的海中找到王勃,救起他。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看着潮起潮落,看着太阳再一次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渲染了满天的朝霞。子佑,是你来告诉我什么吗?

一艘小船隐约的出现在海平面上,站了整整一天,不眠不休的蓝山,摇晃了一下,抬起酸涩的手,指着远方,“回来吧,回来吧。”木木的声音。

船即近,小鹰忙冲了过去,急切的问着什么,船上的人一脸沮丧,不一会儿小鹰回来,满脸的泪花,什么也不说,很快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几个人从船上抬出了一个担架,上面白衣的青年紧紧地闭着眼睛。走到近前,王勃依旧风发的样貌映入蓝山的眼帘,只是那隼样明亮的眸子再也无法睁开。

人们抬着王勃路过蓝山,又远远的走去了,自始至终,蓝山都仿佛定格一般,像个毫不相干的旁观者。

小鹰哭泣的声音,终于唤醒了他的恍然,扑通一声他仰头倒在沙滩上,任海水冲没到脖颈。蓝山望着天上的朝霞,欲哭无泪。

找到血玉了,子安,我们可以一起离开唐朝,你也不用这么年青就可惜了那绝世的才华,子佑为了我们甘愿交换出他的生命,为什么你不能多等一等,我们怎么对得起他。

“蓝大哥,你怎么了,快起来。”小鹰压抑的哭着。

蓝山却封闭了自己的世界。

“蓝山!”王勃爽朗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在下龙门王勃。”

“蓝贤弟做得好诗,真是妙哉!”

“那位先生说如果我对得出他的题目,就赠给我们一辆马车!”

“我爱你,你爱的却是狄天阳……”

“好啊,九月,洪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一定在那里等着你。”

“好汉做事好汉当,人是我杀的,你逞什么英雄!”

“无妨,不过是日子近了,逍遥的时日不多罢了。”

“我答应你,等着你回来。”

子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与子佑都去了,幻化成了落霞,变成了孤鹜,在这秋水长天间飘荡。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

…………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