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高潮部分正式开启。 (12)(1/12)

条腿循那宁王爷去路追去。此次偷袭将宁王一锅端,眼看又要立下人生另一座丰碑了,却被那疯女子搅了局!

梁禛正为自己妄遭横祸的皂靴叹息不已时,敏锐地扑捉到了不远处传来的刀剑搏击声。他心头一凌,甩开大步向向那声源寻去。

翻过一座沙丘,疯狂的沙暴陡然小了不少,梁禛看见了幅混乱的战斗场面——没错!是混乱的战斗。

两队人马打了起来,一队身着漠北兵的服饰,很明显是宁王的部下,这一路上不时便有宁王滞留的残部接应或投奔宁王而来,这倒不足为奇。奇异的是与宁王一部缠斗的人马——甲衣、便帽,分明就是京都卫所兵士的戎装,难道还能有人主动赶来接应自己?

梁禛看向军阵中那挥舞长刀生生杀出一片空地的威武男子,龙眉凤目,身躯凛凛——竟然是朱铨!

梁禛顾不得回头唤来自己那帮正在绿洲边绞杀龙门卫的部下,自己独身一人提着刀冲下了沙丘加入战斗。

梁禛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他毫不客气地一刀斩断冲自己伸来的一杆长-枪,只手握住无头的枪杆一个旋扭,自己借力翻身挤上这名漠北军官的马背。一道寒光闪过,漠北无头尸身被梁禛掼掷下马。有了马匹的梁禛犹如猛虎添翼,左突右冲,将一方战场斩成了人肉搅拌机。

这支漠北军队正是一路尾随朱铨深入沙漠的这股流兵,宁王于大同卫抛下己方大军后,部分兵士在自己长官的带领下分作数量不定的各种小分队,或于大同卫边缘游荡四处搜寻宁王踪迹,或北向撤退试图返回喜峰口。

尾随朱铨的这一股流兵人不少,少说也有数千人,领队为一参将,实力不凡。他们或许认定了朱铨一定会找到自己的长官,便死死咬住朱铨不松口,一路追到了这沙暴边缘。就在吉达带着宁王冲出沙暴时,他们与自己的漠北军士相逢了,却也与朱铨遭遇了。

于是这两路人马迅速的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便开始厮杀起来。

漠北军常年磨砺于边关,战斗力强悍。他们迅速分作两队,一队与朱铨缠斗,另一队则在吉达的带领下护着宁王向东继续后撤。

眼看宁王在部下们护送下就要逃出生天,朱铨心急,迫不及待地将战地指挥权交与自己的副将李大龙,自己只带了一小队人马冲奔走的宁王追去……

乱军中,梁禛瞥到了朱铨的动作,心道不妙。有道是穷寇莫追,尤其在这穷寇遇到了救兵力量正强时。他一阵花刀抡得浑圆,劈出一条空道,抓过一名千户,命他唤来自己的部下合计数十人,率部拍马跟着朱铨的道也奋力追了过去。

不多时,梁禛已然追至沙漠边缘,入眼已是零落的枯草瓦砾戈壁滩——戈壁滩的尽头传来兵刀厮杀声,朱铨果然与漠北军战到了一处。漠北军人多势众,眼看朱铨逐渐陷入被动境地。

梁禛焦灼,自己带的人也不多,就算全填进去也不知会不会有效果。踯躅片刻,梁禛唤来临时扯来的千户,低头同他如此这般低声耳语一番,自己抄起大刀,带了数名轻骑策马朝战斗正酣的朱铨奔去。

梁禛率领这不多的几名骑兵老远便冲朱铨高喊,“陛下!后撤!李将军率部过来了!”

朱铨听得呼声,精神一振,只道自己这边真的来人了,没想到李大龙速度如此之快,这么迅速就解决了那么多漠北军。朱铨及他剩余不多的部下听得此好消息无比激动又振奋,手中的兵器都变得愈发好使了,原本力有不逮的兵士们,战斗力瞬间重又满格。

梁禛焦灼,挥圆大刀冲进战斗正酣的军阵,继续朝朱铨大喊,“李将军来了!陛下快撤,这里留给属下!”

朱铨转头看向西边,果然见戈壁滩的边缘黄沙四起,尘土沸扬,隐约可见赤红旌旗飞扬。他朗声大笑,“哈哈!李蛮子果真快速啊!莫急!待朕砍了那反贼的头再说。”言罢回转头来,抬手挥刀便砍下身边一名漠北军士的头。

梁禛与朱铨的呼号漠北军士自然也听见了,吉达也不例外,这名龙门首席大将抬眼看见戈壁尽头的滚滚黄沙,心下焦急,他果断吹响胡哨,留下小部分军士断后,自己复又扯起宁王继续向戈壁深处奔去。

朱铨见吉达护着宁王又要逃,急忙引弓搭箭顺着宁王逃离的方向追射了一会后,在梁禛的阻挡下终于放弃。

“陛下!陛下!莫要再追!”

梁禛白着脸好容易扯牢了朱铨的腰带,“陛下,咱快回去!”

“为何拦我?李大龙既已来,你还怕个甚?”朱铨拧着脖子瞪向梁禛。

“陛下!李将军还未能脱身,那烟尘……那烟尘是属下让人驾着马用荆藤扫出来的……”

……

朱铨虽未能成功捕杀宁王,但宁王的北中西三路大军先是莫名失了中路,西路与蒙古人的大军又被陈朝晖堵在了樊城,只剩下北路喜峰口一带的这一路大军了,漠北军的威胁力已然折损一大半。

中西线战局失利,合围之时间节点已然错失,宁王兵分三路不仅未能夺得先机,反倒成了分化己方势力的最直接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