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者自清(1/2)
从马旭东家出来,大家就开始分头行动。
程绮丽的叔父很快就组织起了一个以京城名律师为首的,为王钧辩护的律师团。
潘辰岳、姚喜民的工作也很有成效,愿意为王钧作证的涉事企业家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强。
李宏通过在省报工作的朋友联系到一家敢为民发声的媒体——东南清风网。该网不间断地适时报道王钧案件的进展情况。
尽管如此,王钧案件仍如钢化容器般难以破解,官方总会找出各种理由维持原判。
在二审法庭上,律师们用收集到的各种证据为王钧辩护。
部分涉事企业家出庭为王钧作证。
其中有位名叫章先达的,就是李宏曾服务过的“环宇”公司的老板。他原先所经营的机电配件产品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难以为继,但他的老本行——粮油贸易依然做的风生水起。在王钧案件中,他也是被“内定”为行贿者之一,曾被隔离“调查”了好几天。
法官问:“你既没有行贿,那为何在讯问笔录上有你承认行贿的供词?”
“没办法呀!不承认,他们就不让你睡觉、喝水,也别想走出那道门。”章先达瞪着他那双戴着厚镜片的近视眼,两手一摊,无奈地说:“我们做企业的哪能经得起他们那样折腾?几天不出来,公司就乱成一锅粥了!”
“你既然都承认了,现在为什么又要翻供?”
“因为我觉得冤枉一个好人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一心为公的正直人士,更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乡亲!”
现场先是一片沉默,但瞬间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肃静、肃静!”法官敲法槌喝止。
轮到王钧自辨时,他慷慨陈词:“该说的,我前面都说了。需要重申的是,如果我王钧有贪腐一分钱,立即枪毙也毫无怨言!”
法庭内外又爆发出了一阵更为热烈的掌声。
“肃静、肃静”
场内议论声四起。
窗外、走廊上都是旁听的市民。
法庭休庭十分钟。
重新开庭约半小时后,法官作出最后裁决:
王钧受贿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场内外一片哗然。
在法庭外的广场上,王钧的姐姐和妻子在向人们哭诉其冤情。
庭审结束后不到半小时,李宏、潘辰岳、姚喜民、程绮丽齐聚马旭东下榻的酒店客房,探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你们说,现在怎么办?”程绮丽用手指敲着电视屏幕问。
“事情走到这一步就很棘手了,要翻案很难。”坐在一张靠窗的沙发上,手支着下巴的潘辰岳说道。
姚喜民斜倚在桌旁,手里抛玩着一串钥匙,漫不经心地接口道:“现在除非有奇迹能扳倒那幕后的人,否则别想翻案!”
“对了,我们就从这里入手。”李宏像看到了一线曙光,从床沿上站起来兴奋地说:“像这样能一手遮天的人,背后难免劣迹斑斑。若能寻机曝光其黑幕,这堡垒不攻自破!”
马旭东拿起茶几上的一包香烟,边抽出几支递给会吸烟的同伴,边说:“话是这么说,也是解决问题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但从哪里入手?谁又能知道他的底细呢?”
“现在播报一则刚刚收到的消息:因涉嫌被立案调查”这是姚绮丽在大家探讨王钧案对策时打开的电视新闻中播报的消息。
“太好了、太好了,这对烂夫妻的报应终于来了!”姚绮丽拍手称快。
“怎么啦?”
“怎么回事?”
“什么事让你这么兴奋?”
姚绮丽的欢呼声引来了众人的关注。
原来那对给王钧罗织罪名致其被捕入狱的颇有权势的政治夫妻“阴沟”翻船了。
听了姚绮丽转述的电视新闻,大家的情绪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呀!”
“这报应怎么来得这么快?真是天地有眼啊!”
“王钧有救了!”
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李宏在想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马旭东背着手,边踱步边含笑点头道:“这消息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太及时了,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也!”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姚喜民问。
“怎么办?继续告呗!”潘辰岳接口道。
“告?不是告输了吗?再告又能怎样?”程绮丽疑惑地问。
“这次不一样。”李宏胸有成竹地说。
“有什么不一样?”姚喜民拍拍李宏的肩膀,“说说看。”
李宏随手关掉身边的电视机说:“很显然,现在还有谁肯去冒这栽赃陷害又吃力不讨好的风险?”
“啪、啪、啪……”马旭东拍手表示赞同。
“有道理!”潘辰岳摩拳擦掌,意欲与那些颠倒黑白、信口雌黄的家伙再决雌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