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走走停停(1/2)

但凡远行的人,总是走走停停,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那些耽于幻想、充满狂热的人,才会不顾一切地拼命赶路,透支自己。

李宏在经历了人生曲折和写作甘苦之后,也觉得自己该停下来休整一下了。于是,他准备带着家人到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处于高山之巅的柳萌电视转播台走走,散散心,顺便找找写作的灵感。

南山电视转播台,是他真正步入社会的,也是他度过的最自由惬意、充满田园幻想的一段美好时光。试想,若不是在这里近两年时间的韬光养晦,哪来他后来近乎隐士的风雅情怀?再逆向思维,若他一直留这里不“下山”,又岂有他后来的风雨人生?故,这里既是他涉足社会的根据地,也是他思接苍宇的发源地,几十年来令他魂牵梦萦……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李宏携家人重新踏上了那条他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山道。

“爸,这里的山水很美,就是路难走了点。”李亦婷边在山道上蹒跚而行,边发表感言。

“老爸真是的,为什么放着公路不走,偏要在这里吃力地爬山?我的衣服都湿透了。”李亦斌不解地抗议道。

是呀,今非昔比。现在从城里到电视转播台已经有公路可以直通了,为什么非要自讨苦吃呢?

李宏自有他的道理:“乘车上山是很轻松,但就失去了沿途攀爬、观赏自然风光的乐趣了。”

“还有,这也是你们体验你父亲他们当年的艰辛,感受现代便捷生活的良机,不能错过。”姚淑英边说边在一道山溪旁蹲下,准备用纸巾沾水擦把脸,在触水的瞬间突然一声惊叫:“哇,这水真清凉!”

两个孩子迅速地跑过来:

“我试试。”

“我也试试……直爽!”

李宏怕他们玩得太猛,便迅即赶来制止:“你们试一下就行了。这山涧的水是很凉爽,但在一路攀爬,热血沸腾的时候,不能立即将手足插进水里,担心凉水伤身!”

两孩子闻言,立即将手脚收了回来:“怎么不早说?”

“这是常识,”李宏边用草帽扇着汗涔涔的脸庞边说道,“在我们家族里就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是怎么回事?”亦婷问。

李宏喝了一口淑英递过来的矿泉水,说起了一段往事:

“我大叔是个小学教员,天资聪颖,热爱运动。而且为人善良,经常用自己有限的薪资去资助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可惜,年轻气盛的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什么错误?”正在玩手机的亦斌突然抬头问道。

“他规定自己每天清晨要跑十公里,然后才吃早饭。”

“哦,那一定是运动过度了。”淑英插话。

李宏接着说:“他还有一个习惯,每天只要天不下雨,都会和同事打一场球。”

“这很正常啊!”喜欢打蓝球的亦斌不以为然地说。

“我也觉得。”亦婷也感到没有什么异常。

“问题是,”李宏看着亦斌停顿了一下。

“看着我干什么?”亦斌敏感地回瞪他爸。

“他常在激烈的运动之后,直接进行冷水浴。有一次球赛刚结束,他就将手插进水池里清洗起来。”李宏抬头注视远山。

“哦,原来是这样啊!”亦婷似乎想到了结果。

“那后来呢?”性急的亦斌想立即知道结果。

“之后,他患了肌痿缩症。”李宏收回目光回答儿子。

“什么是肌痿缩症?”

“就是肌肉逐渐萎缩,拿不得粉笔,连筷子也握不住了。”

“那后来呢?”

“学校为他联系到上海治疗。可惜,在出发的前一天,他就支撑不住撒手人圜了。”

“唉,太可怕了!我以后再也不敢那样做了!”

姚淑英觉得这话题太伤感,便站起身来甩了甩手提议道:“我们走罢。这里离山顶可能还有一半路程吧?”

“大约还须半小时左右。”李宏手搭凉棚望着山顶回答。

山道两旁,杜鹃怒放,百合悠然,不时传来一两声婉转嘹亮的鸟啼声,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爸,这里的风景很美啊!”亦婷感叹。

“是啊,能常来这走走也是一种享受!”姚淑英走得有些气喘,但她还是醉心于这里的自然风光。

“风景美是美,就是走得太累!”手挥树枝在前面开道的李亦斌回头甩出这么一句。

李宏用手托了托背上的登山包,以过来人的口气总评道:“如果不赶路,这里的确是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若有事赶路,则这山顶就像没有尽头般地遥不可及。”

“有道理!”正在用手机拍摄山花的亦婷表示赞同。

“爸,你们那时候每个月都要在这来回走好几趟吗?”亦斌好奇地问。

“当然,那时候没有公路,只能在这山道上行走,而且通常还要肩挑手提着一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