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4/4)

。望的眼花缭乱的叶海好一会才决定先打探下行情再做打算。

顺着紧捱的铺子一家家看过去。真是大开了眼界,奇石林立,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大到数万元的半人高的玉泽石,小到几元,十几元的小配件,应有尽有。相比下他带来的石头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转了近一个多小后,叶海找了家老板看起来还算和气的石店,拿出石头问价钱。那老板抓在手里把玩了会道“小兄弟,第一次玩石头吧,你看看棱角都磨掉了,模样也不成型……”呱拉呱拉了一大堆末了才说了句“150块吧”

被老板说的晕头转向,惭愧的无地自容的叶海随口就要答应下来,一想自己这石头怎么说也没看见类似的,应该不值这点钱吧。

刚和老板一说,立马又来了什么没底座,还要再加工,赚不了多少之类的长篇大论。最后道“我王三在这条街上出了名的厚道人,不坑你的,不信你到别家打听打听。”

本着货比三家的基本原则,拿了石头又跑了好几处,果不出那老板所料,最高的也就出180还只要一块。已失去信心的叶海决定找家老字号做最后的努力。看着店招牌一家家找,终于在中心位置看到一家大店铺,门口两座青石狮气势非凡,门头三个草书大字“石宝斋”更显名家手法。

※※※

进了门膻香扑鼻,两边排架上摆设着各类石品,最里面设了一环型吧台,吧台前放了两张木制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店里人不多,就三五个游人和一中一青两个店员。叶海不好打搅人家做生意就先随意看看,等几个游客走后才说道“请问,店老板在吗?”

“我就是,有什么事吗?”那个中年人走到叶海前面,其实赵生河自这小伙子一进门就留意了。矮矮的个子,穿着一件半旧夹克,一条青色筒裤,手里还拎着一个帆布袋子。怎么都不象玩得起石头的主,心里还嘀咕着别是个偷儿吧,得看紧点。

拿出了石头说明来意,赵老板把玩良久才对一边忐忑不安的叶海说“请先坐会,我拿给后面老师傅看看。”看着人进了吧台边的侧门,叶海才感叹老店就是不同,真正做到事实求是。不象刚才的小老板们不懂装懂,还唠叨的说出一大片。

不一会儿工夫,赵老板就出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60多岁的老师傅。

“这是我们杨老,想问你点情况”

“好的,麻烦你们了。”叶海客气的站起来向杨老示意。

落坐后,杨老第一句话就把叶海佩服的五体投地“小伙子,这石头是四川宜宾一带的吧?”

“您老说的不错,是宜宾歧县山上采的。”专家就是厉害,凭块石头就能知道产地,就是地质专家也不过如此吧。

“老朽玩石头有四十多年了,还没见过这个品种,据我所知宜宾一带都是岩石,这该是经过特殊变异的吧。这样的石头多不多?”

“不多,我找了好大块地方就发现六块。”叶海琢磨应该是还是和飞船有些关系,那别的地方就不会有。所以很肯定的答道。

杨老又问了些当地的地理特征后就和杨老板进内间了。再出来时只赵老板一人,闲扯了几句后杨老板就切入正题。

“我和杨老商量了下,你这批带的石头我们石宝斋以3万块全买下了,你回去再找找,看能找多少我们都收了,价钱看石头再定。”

※※※

叶海没想道能卖这么高的价,本以为最多几千块的。当下毫不犹豫拍板下来。互相留了通信后,叶海打车回旅社拿齐剩余的石头送到石宝斋。

银货两讫,怀揣3万块钱出了奇石街。想想带这么多现金不方便,又跑到银行办了个牡丹卡,留了两千块放身上其余都存卡里了。

办完事情的叶海浑身都轻松下来,找了家大商场花了八百多块给老爸买了双皮鞋又给老妈买了件毛衣,到旅社退了房后直接上火车站打票回家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