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嵥使当斩(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康佑四十二年春分,坐镇延平的永王亲自率领着三千卫队,来到宜道与临远的延江岔口。  自从南霈建国以来,同西边嵥国的战事几乎就没停止过,近八十年来,双方各有胜负,死伤无数。用两个字形容,那便是世仇。十年前南霈皇帝最喜爱的皇子安王,惨死兰岭。再往前四十年,嵥国镇西王兵败身死,丢失延平……一笔笔的细算,也只有灭其国夺其地,方能雪恨。  没有人会相信有着如此深仇大恨的两国会和睦相处,何况这天下本是一统于周,前周分崩这才造就了而今诸侯割据,裂土分治的局面。  当今永王名玄,三十五岁,高颧深目,清瘦有神。据说是康佑七年七月七日生辰,其母秦氏。轩辕玄出生时逢天阴大雨,瓢泼不已,水涉屋室,民苦不堪。忽有惊雷作响,风雨即止,有金光自天而下,投入延平王府。先永王,本是世宗朝的太子,只因国宴之上,当着满朝贵胄的面,酒后失言,欲将南霈士族赶出中枢,还政于君。世宗虽有掌掴处罚之举,可这等消息自是传得沸沸扬扬,不久便是世家大族联名上书,罢黜他的太子之位。  轩辕玄脸色暗沉,双手撑在船舷上,低声道:“西川公的人马现至何处?”  “礼部的人与我等同时出的平城,就算再快,也只是刚到西镇行辕,尚且无探马来报。”  “江太守那边呢?”  “已遵王命,将通报的嵥国信使扣住了,想必还在准备迎接之事,待他回过神来,大事已定!”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轩辕玄的嘴角流出一丝笑意,嵥霈世仇,陈兵对垒,只有继续战下去,他才有机会。延平是世宗赐给先永王的封地,兵马重镇,若不是士族联合紧密共同施压,世宗是绝不会废了他的。因为在世宗看来,先永王所说的醉话,正是他心中所想。燕亭之会,君与士族共天下的约定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南霈一统天下的阻碍。其后,二皇子庄王被册立为太子,死于平叛张氏之役,更是让世宗发觉士族已经成为庞然大物,难以轻易撼动。于是,安乾三十年,士族请立的康王成了太子,而皇长子也就是废太子竟封为了永王,整个延平都是他的封地。皇族统摄,以镇边疆,士族再也不敢步步紧逼。  只可惜,延平王府的荣光,在先永王去世之后,便不复存在了。延平的西镇戍府由西川公一人统辖,而皇帝又任命南峦公之孙为延平太守,军政民生之权正在逐渐丧失。  想到这,轩辕玄满脸不甘,他若是没有行动,从今往后便只能做个空享食邑的闲王。西川公年事已高,其子已死,其孙多病。最有希望代替他统辖西军的,是西镇戍使,而西镇戍使是轩辕玄的人。原本只要嵥国和南霈的仗继续打下去,西川公无论是战死还是寿终,朝廷也无暇于战时另择领军人选,西镇戍使必可上位,而他轩辕玄亦能施展心中所图。可嵥国居然主动提出休战,甚至还派遣使者前来议和商谈,这无疑让轩辕玄的计划增多了变故。  “王爷,前方江面有船过来了!”  近卫的一声通报,让轩辕玄的思绪戛然而止。陈潜,嵥国的太尉,十年前与扶阳王领军击退南霈的进攻,那时在两军阵前,轩辕玄曾远远看过他一眼。关于他的那些事迹,倒也听闻过不少。,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随着号角声嗡嗡响起,来船缓缓停止。船上不曾有扶阳王的大旗,只有嵥国皇旗,甲板处一人立如修竹,手持白旄,须短而身长。  轩辕玄有些诧异,按理说,嵥国派遣使者出使南霈,扶阳王自当派人护送到边境,而目前来看,似乎只遣了一艘战船而已。延江湍急,江中暗流众多,就不怕出了什么闪失?  “可是嵥国太尉,陈公?”轩辕玄也立于战船前侧甲板,高声说道,“在下轩辕玄,奉我大霈皇帝之命,在此迎候使者!”  陈潜不紧不慢,左手持节,右手握玦,先是环顾了四周,打量了一番轩辕玄,才回应道,“永王殿下?嘶……失礼失礼,想不到我区区陈潜,竟让殿下亲自作迎,惶恐。”  “怎不见西川公?”  陈潜听似谦恭的话,实则充满了试探。两国世仇,突然和谈,这世上的仇恨岂是随随便便就能消弭的,孩童之间互殴,也要过上几日方能消恨,何况国与国之间。轩辕玄不禁在心里暗骂一句老东西,既要当使者,还这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怕死何必要来。不若继续打仗,也省得自己一番谋划。  “陈公容禀,西川公年事已高,这江上风大,舟船颠簸的,实在不易。再者,两国争战太久,突然停了刀兵,西川公倒是有些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面对。故而,我国陛下,命我接待,以示诚意!”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陈潜的手指在玉珏上反复摩挲,朗声笑道:“依陈某看来,永王殿下倒是极为适从。”  “为臣者,岂能逆了君命?玄不过同陈公一般,奉命行事而已。”轩辕玄实在有些受不了陈潜,莫非人到了岁数,便都喜欢这般叨叨,于是有些急促催道,“还请乘舟上岸,玄备了些酒菜,以供陈公享用。”  轩辕玄努力做出一副亲善的模样,若不是相隔有些距离,早命人乱箭齐发,射杀了他。  “善!如此,便多谢永王美意!”陈潜终是答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