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不断寇边的鲜卑(3/3)
明的人不予采用;朝堂上的意见觉得旮猜疑的地方,贤明的君主不予实施。
从前淮南王刘安劝阻征伐越国时说:“天子的军队,衹有征讨而没有交战,意思是说没有人敢对抗。如果越国人不顾生死来同天子对抗,那些出身微贱的士卒们万一没有防备战败而归,即使得到了越国王的脑袋,臣仍然为大汉感到耻辱。”
打算以平民百姓去换取众多的敌虏,拿皇上的声威去蒙受外夷的侮辱,就算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已经危险了,何况成败没法估计呢?从前珠崖郡反叛,孝元皇壶采纳置扭的意见,而且下诏书说:“迭崖背叛,现在大家的意见有的主张可以征讨,有的认为放弃算了。朕日夜考虑,耻于威权不能推行,就想去征讨珠崖;根据时世变化作变通处理,又担心成千上万的百姓。天下百姓的饥饿同不去征讨远方的蛮夷相比,哪个重要?宗庙的祭祀,在灾荒年份尚且不能充分备列,何况回避算不上仇恨的侮辱呢?现在关东非常穷困,拿不出东西救济他们,又准备兴起战争,就不仅仅是劳动百姓了。所以撤销珠崖郡。”
这是元帝发布的仁德之音。体恤百姓,救济急需,即使是完整的郡和许多县尚且放弃,何况边关外面从未成为百姓居住的地方呢!守卫边境的办法,李牧擅长这方面的谋略;守保边关的见解,严尤说出了其中关键。他们留下的业绩还在,文章都在,依照他们俩所说的策略,遵守先代皇帝的谋划,臣认为可以了。
皇帝不予采纳,于是派夏育由高柳出发,田晏由云中出发,匈奴中郎将臧曼率领南单于由雁门出发,各自率领一万骑兵,分三路出边塞二千多里。檀石槐命令三部首领各自统率部众迎战,夏育等人大败,丧失了符节和辎重,各自带了几十个骑兵逃了回来,死的人达十之七八。
三位将领被朝廷用囚车征召下狱,他们用钱将自己赎为一般百姓。
冬天,鲜卑入侵辽西。
178年冬天,鲜卑又进犯酒泉,沿边各地没有不遭受毒害的。
鲜卑人口日益增多,农业、畜牧和射猎满足不了吃饭,檀石槐于是亲自巡视,他见到乌侯塞水有几百里宽阔,水不流动,水中有鱼,但没办法得到鱼。
檀石槐听说倭国人善于用纲捕鱼,于是向东进攻倭国,获得一千多家的倭国人,将他们迁到秦水边居住,要他们捕鱼,以弥补粮食不足。
没过多久檀石槐死了,时年四十五岁,他的儿子和连继承职位。
和连的能力比不上他父亲,他也多次入侵抄掠汉之边境,和连本性贪婪荒淫,判决诉讼不公正,背叛他的人有一半。
后来他外出攻打北地,廉县有个擅长射箭的入射中了和连,当即被射死。
和连的儿子骞曼年龄小,和连的侄子魁玺继位。后来画曼长大成人,与宴岖争夺国家,部众因此分裂溃散。皇妪死后,他的弟弟步度根继位。自檀石槐以后,各部首领就世代继承。
四方夷人横暴,在力量上交互强盛。匈奴在漠兴旺时期强盛,西羌在中兴时期凶猛。但在灵帝、献帝之间,乌桓、鲜卑先后强大,檀石槐骁勇凶猛,占领了单于的全部地盘,蹋顿凶悍非常,公然占领辽西的土地。
他们侵凌横跨中原,给人民造成灾祸,没有一个时期能够安宁。然而制服驾驭外族的上等策略,历代都没听说;周朝、汉朝的谋略,仅仅够得上中策和下策。难道是冥冥天数,造成这样的结果吗?更新最快 手机端::
鲜卑大人魁头死,弟步度根代立。
步度根既立,众稍衰弱,中兄扶罗韩亦别拥众数万为大人。
扶罗韩,鲜卑步度根中兄,拥兵数万,自命大人。
后代郡乌丸能臣氐叛,求属于扶罗韩,扶罗韩将万余骑迎之。
行至桑乾,能臣氐等商议,以为扶罗韩部法令宽舒,只怕得不到太大的帮助,便遣人联系轲比能。
轲比能随即将万余骑至,三家打算共同盟誓,轲比能却于会上趁机杀死扶罗韩,自此,扶罗韩之子泄归泥以及部众,皆归轲比能,轲比能虽杀其父,然对泄归泥礼遇甚厚。
韦尤选择这个时候北伐,就是得到消息轲比能杀死扶罗韩,步度根遂与轲比能失和,步度根遣使献马,正可趁着鲜卑势力一分为三之时,将他们征服。
此时鲜卑分裂成了三部,一是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最强。
这些年来,韦尤为了平定中原,对边境地区的骚扰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当然就要找他们算账了。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