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我零部件呢?(2/3)
成!”
看着机床上,在刀头安静切割下,不断扭曲变形,穿出无数孔洞和凹槽,变成发动机内部一个连接部件的钢板,叶风长出了一口气。
模组生效了,配合已经输入的切割模型,机床已经可以运行,并且能完成各种金属不同形状的加工作业。
再想制作自己想要的金属器件,也只需要将参数输入到模组中就能完成。
到了这一步,一台崭新的机床,就算是真正完成了。
至于精度方面,不进行精确的测量,是暂时无从知晓的。
但叶风可以肯定,这台机床的精度,绝对超过0.002。
就算达不到0.001,在国际最高品级的配件下,也能做到大差不大。
如果材料再好,叶风甚至有自信一比一完美复刻出系统增幅过的机床,只可惜材料不允许。
但即便如此,有精度这么高的机床在,进行一般的作业也足够了。
完成这一切,叶风也感觉成就感十足。
虽然都是买的成品,但模组是自己的,而且组装的过程,也十分讲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亲手完成了一件作品。
接下来,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趁着还有些时间,叶风动手收拾起车间。
将杂物全部归置好,清扫车间内脏乱的地面,花了半个小时,整个车间焕然一新。
地面只剩下拆卸零件剩下的纸箱,等明天过来收拾一下,清理工作就算彻底完成。
怀着愉悦的心情,叶风吹着口哨出门吃饭去了。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以后不久,车间外就走来了几个人。
其中为首者,是面容宽厚的宋院长,他的身旁,还跟着研究院的几名老师,和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
“宋院长,因为全是外国的设备,能不能完整的安装我也不敢保证,另外就算是最好的部件,安装出来没有模组的支持,精度方面恐怕也会不太如人意。”
男子提着个包走在宋院长身边,不时扶一扶黑框眼镜,提前给他作说明。
“没事,先安装好再说别的。”宋院长并不担心,淡淡道:“模组这方面,不是还有你们利龙支持嘛。”
宋院长笑着开口,不忘捧对方一下。
这两天叶风申请的那些东西,说是让张京伦去采购,其实都是他在跟。
巴掌大的一块零件,就要几十上百万的价格,买的他肉疼不已。
尤其麻烦的,是这来自世界各地的零件,能不能使用都不一定。
为保不出意外,他特地邀请了院内熟悉机械的老师,和机床方面的专家过来。
利龙是国内最大的机床制造出口厂商,在国际中低端机床市场上占有极高的份额。
身旁的宿城,就是利龙那边的技术主管。
有他在,至少机床安装方面肯定不成问题,国内要说有谁搞得定这万厂造的高端机床的话,也只有眼前这个做了半辈子机床的技术人员了。
至于精度方面,国内能用的模型和算法,也只有利龙的。
听到宋院长的话,宿城露出苦笑。
嘴上说的好听,怎么买的时候就想不到利龙呢。
说到底,还是看不上国内的低精度机床,只有切割模型和滤波算法模组,国际上的厂家视作机密不外出,才只能用利龙的。
想到这里,他也不免有些骄傲。
虽说利龙在国际上占据的是中低端市场,但至少在算法上,只比国际上那几家顶级的大厂差一些,是真正付诸心血的产物。
正是因为有算法的支持,他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眼下,要是没有自己的算法,他科研院买来的机床就算再高端,也只是一坨运行不了的铁疙瘩。
两人对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厂房门口。
这里以前就是徐正天的工作间,宋院长经常过来,对这里自然是轻车熟路。
过来后,抬手推开车间的门,转头按下一侧的开关。
下一秒,车间的灯就被打开了。
原本预想中,这里应该还和之前一样,堆满杂乱的物件,放满各种装着零部件的箱子。
可是当灯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整洁的车间。
经过收拾的车间里,再没有一点杂乱的感觉。
打扫过的光洁地面上,也没了其他物件,只有一堆拆开的箱子,格外显眼。
看到这些,众人都是一怔。
“零件呢?”宋院长走进车间,来到拆开的箱子前看了一眼。
这些都是装零部件的箱子,但是里面的东西,都已经不见了。
“这么好的机床还要换啊?”
正当时,身侧传来声音。
转头看去,就见宿主任站在中间的机床前,一脸的惊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