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离开地球表面(1/4)

在乐时家的晚饭吃得朴素简单,四菜一汤,为了照顾工作人员,量做得很大。主食吃的是饺子,得浮浮沉沉煮好几批,总归有些特殊的意义和纪念在。

三个人包饺子的形状都不一样,于斐是简单的元宝状,乐时家里的包法带褶子,包好了看着秀气漂亮,当然排除乐时本人做的奇形怪状,煮到一半于斐就发觉露馅,哭笑不得地给他的小猫盛了一碗饺子汤。

乐时的母亲话多了点儿,半是奚落半是玩笑地说:“你该和小于学一学,他那个方法最容易。”

乐时点头,看于斐在锅里捞饺子,白色的水雾一蓬一蓬地蒸在他的脸面上,显得轮廓模糊。

“妈。”他忽然说,母子俩少得可怜的交流,在热气腾腾的晚餐桌前慢热地开始,摄像机懒洋洋地固定在他们的身边,乐时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应景,却发现嗓子干涩,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母亲笑笑,善解人意地招呼于斐坐下来,转移话题,问他是哪里人,什么时候开始练习的,怎么样在节目上认识乐时的。是简单快乐的寒暄,于斐把挂在身上的围裙放到厨房的塑料粘钩上,一一回答:“我家不在本地的,练习两年多了吧,一个人在外面的。”

乐时的母亲又问:“那不经常回家吃饭吧?”

于斐怔了一下,歪头认真算了算时间,说:“有这么一年没回家了。这回能过来蹭饭吃,我心里还挺高兴。谢谢阿姨,”他的视线一转,温柔地落在乐时身上,“也谢谢乐乐。”那过于温软的柔情很快克制地被他收敛,在暖色的灯光下,一切都温馨柔和起来。

乐时的母亲摇摇头,笑容仍然淡淡的,坐得十分端正:“以后可以多来。”

与。

夕。

团。

对。

比之刚来时的冷清,饭菜的香气,交谈的声音,电视开着,传来新闻联播的主题曲,没有画面,他们盲听着新闻的播报,像每一个开饭的普通家庭,开始简单却必须的日食三餐。

四周笼上一层暖融融的阳光般的金色,筷著和杯盘的声音小而清脆地响起来。

乐时的碗里同时搛过来两块红烧肉,红褐糖色,焖得软烂。

乐时:“……”

于斐和他的母亲相视一眼,无奈地会心一笑。

女人对此不予置评,也往于斐的碗里夹菜。边说:“我很久没做这么复杂的菜了,不知道手艺如何,可能不会太好吃。”她看着乐时固执地给她夹菜,又把葱烧牛肉里的香菜耐心挑了,给于斐夹过去。

“噢,小于不吃香菜啊。怎么不早点说?”

——因为乐时吃。

于斐抿抿嘴,说了句谢谢。

心里却暗自揶揄,乐时明明也和他一样挑食,这会儿坐得端端正正,来者不拒的样子,像个一本正经的优等生,其实心里总有跳脱的想法。与于斐自家不一样,乐时的家教确实有些严格,于家的饭桌文化一向热热闹闹,爸妈兄妹唱着双簧群口,从时事政治聊到美妆时尚。

这头虽说温馨,母子俩却吃得很安静,乐时斯斯文文地细嚼慢咽,弄得他也不敢大声气地动作。

那个在南大门跟他豪气千云吃炸鸡碰啤酒的乐时,在家里变得非常乖巧,像冬天揣爪的小猫。

乐时的母亲让摄像和监督一起过来吃,两个小姑娘道了句谢,推辞抵不过盛情难却,捧着大碗坐在机器后面吃得心满意足。

她笑笑,看着乐时面前的空碗,横放在碗上的筷子,知道他吃好了,这才开口说:“集训的学校那边,有没有这样的肉和菜吃?”

乐时点头:“有的。”

女人的满足里含着点儿忧心,却又带着某种不愿跨越的距离感,她好像有许多话要和乐时说,于斐看了会儿,把碗筷收拾了,说:“你们聊。我去把碗给洗了。”话说得自然又熟稔,似乎已经很快融入这样的琐屑日常里,没给他们拒绝的机会,于斐补上一句:“乐乐也很久没回了,你们就好好说说话吧。”

两个人于是相对着,在客厅坐了很久,乐时拿了桌上的苹果,搁在手心里削,沙沙的削皮声响起来。

他削了三分之二,在果肉上竖切几道,将水果递给了母亲。得到的回答是:“你吃,我不吃。”

茶几上摆着一家三口的合照,乐时背着书包,表情淡然冷漠地站在正中,母亲搂着他的肩膀,狭着眼睛温善地笑,像眯起眼睛的梅花鹿。他的父亲站在他的身边,露出中规中矩的公务员式笑容。

是刚上高中的时候照的,乐时那时候已经不大和父母交流,即使生活按部就班,但亲人已经渐渐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之间有隔膜。

乐时把水果搁回果盘里。

“妈。”乐时想了想,也不管镜头是否仍在窥伺着自己,低声道歉:“对不起。”

母亲的眼睫微微一动,她拢了拢有些疏乱的马尾,伸手摸摸额心,回答:“没必要和家里人说对不起。”她认真思考一阵,放慢语速说:“上一次的事情,是我们怕影响你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