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 寻回旧主(1/2)
就在张来福离开的时候,平原县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袭击。>
这两年来平原县很顽固一直没被拿下来。>
在这一带转悠的是凌王的部下。>
府城已经落入了凌王的手中,凌王在东部龙袍加身称帝,改国号洪元元年。>
其他五王也纷纷自立为皇帝。>
眼下都是在收服前朝的旧部和旧地。>
平原县两年都没攻破让这位皇帝很生气。>
此次派了三万大军前来准备一举拿下。>
“大人,情况紧急。”师爷得到消息连忙禀报。>
“三万?”>
“是的,大人,三万。”师爷额头的汗水直冒出来:“大人,我们的人马算上伤残和所有的民兵也不超一万。而且,我们的弓箭也有限。”>
这典型的守不住。>
“想尽一切办法务必守住”>
“可是……”>
“之前城门之下是不是有很多民众自发架灶烧火做饭供应守城守士兵。”>
“是的,大人,现在那些锅灶还在。”>
“传我命令,所有的锅灶烧开热水备用。”>
“大人?”>
师爷表示不懂。>
“一旦敌人来犯,远处就用弓箭;兵临城下的时候,用开水,石头。”>
杨知县将还让人准备了火把沾上了易燃的煤油。>
这是最原始的打法,关键时候也可能会有点用。>
这也是一场壮烈的保卫战。>
师爷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从一开始就被他们攻下来了倒是无所谓,死伤的人并不会多。>
但是,打了两年多没打下来已经恼羞成怒了,按照他们一惯的手段就是打进来直接将守城的官兵杀得片甲不留。>
杨知县也危险。>
“大人,您要不避一避?”>
“本官在城在,本官不在城依然在。”杨知县对凌王的作派特别的不耻,拿不下来是他们本事不济人,却将愤怒发泄在守城士兵的身上。>
这样一来,守城的人知道丢城就是丢命都更是全力以赴。>
敌方是三万人,自己只有一万!>
这样的场景已经知道结果了。>
个个都打红了眼。>
也有人开始怕了想要逃命。>
“大人。”>
带下去关押起来。>
杨知县不忍要他们的命但是也不是说就纵容他们这样扰乱军心。>
“前后有二十多人。”>
杨知县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声。>
“所有人都做好准备,敌人来了”>
前方黑压压的人头涌向了城门。>
“节约弓箭,待走近了再放。”>
“热水备上,大石头都扛上来!”>
“火油准备。”>
三万兵马压城,杨知县亲自登上城门助阵,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了,敌人开始了搭云梯强攻。>
杨知县感觉到了绝望,这就是弹尽粮绝吗?>
“杀啊!”>
突然敌人的后门出现了大批兵马。>
“大人,有援军!”守城的将士突然惊喜道:“大人快看,好多人,至少不下一万。”>
怎么可能?>
难不成是凌王的人内讧?>
朝廷的兵马早就被六王联合打垮了。>
杨知县从来没指望谁能来救援。>
这路从天而降的兵马又是谁带来的。>
又或许他只不过是一只黄雀。>
“大人,旗帜上写的是关。”>
“关,关将军?”>
那个驻扎在平原县不远的边境处的关将军。>
怎么可能?>
“六王作乱他一直没,这会儿怎么会救平原县城?”>
杨知县和师爷也觉得不太可能。>
可是,城门之下凌王的兵马调头都来不及,直接被斩杀无数,最后鸣金收兵撤退。>
而站在关字大旗下的人抬头高喊“杨大人。”>
“大人,是张洪福。”师爷认出了他:“大人?”>
要不要放他进城?>
“让他一个人进城可以。”>
其他的兵马自然是不能进。>
让杨知县想不到的是,关将军的兵马退后两百米开始安营扎寨。>
城门打开,张洪福进来。>
“杨大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