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压力山大李达康(2/3)

的这次抱团行为成功概率极小。”

聊到这个话题,其实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了。

大概就在10年以前的80年代末,底层技术攻关翻车,转身与微软、英特尔合作,前者提供操作系统,后者提供。

这一决定,直接孕育出了目前主宰市场的怪物——intel联盟,一度攻占了市场90%的份额。

他们掌握了产业最核心的环节,从而把控行业发展与技术迭代,进而形成了终端对上游的反制——相关零部件产业必须跟随intel的节奏规划自身发展。

前面说了,与大型机相比,更注重速度与成本,日本25年寿命的瞬间就成了鸡肋。反倒是被日本视为山寨的三星,依靠产量快速扩张,将日本半导体拉下神坛。

与intel的合作,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并用新的市场规则,击碎了人的质量规则。

嗯,因为导师也不算是半导体专家,那么以上这些东西,当然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解释清楚,因此李达康对导师说道:

“老师,您看要不这样,您今天还有其他事,而对于芯片半导体产业,我这个外行也没本事三言两语完全讲清楚,我还是写出来吧,我回去就把今天想说的话写出来,等写好之后再给您过目。”

“好!”

导师一听这话倒是高兴了:

“呵呵,倒是有段时间没看到你的文章了,回去好好写,不着急,同时把你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说到这的时候,徐秘书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于是老人家继续对李达康说道:

“好了,那今天就到这,对了,好像我今天叫你过来,是有点不合时宜是吧?都耽搁你去吃大餐了,在什么地方?我听李诚斌说,好像是在国贸那边是吧?”

听导师突然提到这茬,李达康当时也一惊,不过却也不会变得慌乱。

毕竟帮助“怡和太古联合体”去投酒厂那块地,在如今这个年代算啥?这也算是标准的“招商引资”啊,在如今这年代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最关键还是自己和谢流生的关系,由于没有血缘关系,这就很容易说得清楚。

甚至李达康猜测,李诚斌之所以会跟老人家坦坦荡荡汇报这事,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么?

当然喽,尽管李达康没有慌乱,但不代表他心里没鬼。

毕竟他才是康如公司真正的幕后老板,假如这件事被导师知道…….

而要知道这件事,首先就要知道李达康和曾老师的真正关系。

然而说实话,这件事并不算是真正的秘密,至少在香江那边,从谢流生到麦亨利,甚至从老戴到杨小姐,其实都是非常清楚的,暂时只是在大陆这边知道的人不多而已。

李达康也没有其他办法,毕竟世事难料,比如他和曾老师的关系,第一次和曾老师建立这种不正常的关系,那还是一年以前在东大那栋即将拆除的“老五栋”。

实话实说,那个时候的李达康,就算他是个穿越者,他也想不到一年之后的今天,自己会来到大内面对导师这样的大人物。

所以他现在只能拖,期待自己和曾老师的关系,越晚被更多人知道为好。

正是在这种做贼心虚之下,于是在和导师一块走出大内的时候,李达康忍不住询问一句:

“这个……我这样做没问题吧?”

老人家笑笑,对此不置可否。

因为站在他的立场,李达康帮怡和太古联合体拿地,这也算是帮内地“招商引资”,大方向当然没问题,可是他今天采用的方式,那么站在一个导师的角度,这肯定是不好给予鼓励。

外面已经有车在等着导师,老人家在上车之前,突然左右看看,然后对徐秘书说道:

“对了,小徐,你再去安排一辆车,等会把达康送过去,今天把他叫到这里来,倒也耽搁他忙其他事情了。”

徐秘书听了当时就一愣,很意外的看了李达康一眼:

“哦好的好的……”

等徐秘书去安排车的时候,导师转头对李达康说道:

“好了,今天我安排车送你一下,不过达康你记住,今天这种事下不为例啊。”

李达康连忙点头,嘴上当然要假谦虚一下:

“一定一定,下不为例,不过老师,安排车就不用了吧……”

导师把手一挥,阻止李达康继续说下去,嘴角竟然又露出一丝笑容:

“李达康,你不要以为你的事情我不知道…….”

听到这半句的时候,李达康差点没吓尿,然而老人家接着又说: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香江的那个聚宝湖,基本就算是你一手捣鼓出来的是吧?”

一听是这茬,李达康马上又松了一口气。

可不是么?香江黑水崖的聚宝湖,基本就算是他去年在香江干那些事的高度总结了,导师既然提这茬,那就证明他是真去了解过自己。

“不错,你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