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冬季校园
没办法,大家只好站在铁丝网外面看着里面的景象,此时的鹏城特区刚刚成立,但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关口排着长队进入关内的人群就是最好的证明。
淘金梦啊.....
这一道铁丝网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当年来深圳闯荡的人,不少人被二线关和边防证难住,包括后来的房地产大鳄潘石屹。
他在接受一家杂志专访时说,他年轻时变卖全部家产到深圳闯荡。没有边防证的他,进不了市区,咬牙花了50元,让一个蛇头带他从铁丝网的一个洞里钻进深圳。
不过卫向东却没这个打算。
上辈子就住在眼前这个城市,见证了他的繁华和枯燥,他不想重复过去的故事。
“走,我们回宁宣!”
卫向东转身就走。
赶回花城,又踏上北去的火车。
到来宁宣市区,卫向东没有和众人回南坪,而是带着卫小毛乘车继续北上,他的目标是金陵,于11月23日早上赶到金陵。
金陵机器三厂在鼓楼区,卫向东拿着在火车站邮局买的金陵市地图赶到三厂,直接住进厂里的招待所。
艺气息。
逛街也没多大意思,卫向东突然想起罗青梅所上的金陵大学也在鼓楼区,那距离这不会太远,要不去大学里逛逛?
当卫向东说出自己的想法,卫小毛双手赞成,自己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大学是啥样?
听说里面姑娘都很漂亮?
“叔,咱们回招待所一趟再去。”卫小毛说道。
“干嘛?”
“换身衣服,进大学不穿时髦点?”卫小毛指指自己的穿的中山装。
这逼装的……
没办法,卫向东只好跟着他回招待所。
很快,卫小毛换上自己在花城买的新衣服,卡其色夹克深蓝色喇叭裤,配上脚上那双皮鞋,还真有点城市青年的模样。
“叔,你不换?”卫小毛看着穿着灰色中山装的卫向东。
卫向东摇摇头。
其实,他挺喜欢穿中山装的,特别人年轻身材不走样,穿上很有笔挺,严谨很有精神,这套中山装是他专门跑到镇子上的裁缝量身定做,虽然布料一般但做工却不错,是他的最爱。
“把皮鞋上的泥点擦干净再走,”
卫向东说了句,自己从旅行包里取出鞋油仔细擦起来。
乘坐公交车,到鼓楼附近的金陵大学站下车,迎面而来就是金陵大学的校门。
校门方方正正,古朴简约,根本看不出这里面蕴藏着国内一流大学,两旁的繁体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非常具有年代气息。
“这就是大学校门?”卫小毛看着撇撇嘴:“咋还不如咱们县革委会大门气魄!”
卫向东笑了笑,没说啥。
两人进了学校,沿着林荫大道漫无目的的走起来。
和外面嘈杂相比,学校显得静谧,虽然今天是周日,路上都是背着书包脚步匆匆的学生,有的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书边走边看,在不远处的雪松林边,许多学生正坐在长椅上专心读书。
学习氛围真浓啊。
卫向东心里不由得感叹一句。
“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在这个年代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印在了这些大学生们的心里。
在这高考升学率只有3%的系的,罗青梅谁不知道?你们.....该不会是外校学生?金陵师院的?男生说着上下打量着卫向东。
“不,不,我们是她老乡,从老家来。”卫向东笑着解释。
感谢了这位男同学,卫向东就朝着系、中文系、经济系、法律系的女生,是南大男生心中女神所在之地,当然这年代没有女神这说法。
卫向东俩人来到八舍附近,果然看到这里女生总体颜值要普遍高些。
这年头女生宿舍可不是随便能进的,卫向东找到四栋宿舍楼,拿出自己开的大队介绍信给看门的大妈好说歹说,人家死活不同意。
“我说这位同学,假装老家来的人找罗青梅,你这法子别人早就用过,骗不了我!”
大妈一副嘲弄的口气。
卧槽!
早知道把社员证带上就好了!
卫小毛一听傻眼了。
见县上领导也没这么难吧?
“咋办?叔?”卫小毛低声问道。
“站在楼底下叫!”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