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海底巨物的真面目(2/2)

行物,科研人员将其定义为飞行物是因为根据外形参数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这个圆盘更适合飞行,而不是在海中的流线型。

而至于这个飞行物为什么在地球的海沟,就要等人类区探寻真相了。

量子空间的效率没得说,外界仅仅过去了半个月,量子空间已经拿出来了数个解决方案,并且将潜水深度提高到了十万米。

虽然距离飞行物还有点距离,但是胜在进度不断地推进。

最后,经过商讨,量子空间的最终解决方案还是将潜水器潜入到飞行物的附近,打开缺口,将技术人员送进这个飞行物里。

想要用外力强行打捞这个庞然大物,量子空间直接否决了这个方案。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一个月后,量子空间不负众望,拿出来了一个可以承受海底二十万米压强的潜水器制造方案。

陈旭拿到资料,赶忙在现实世界找到了唐尼,让他的斯塔克军工加班加点地把这个潜水器给制造出来。

因为潜水器的材料不少都来自外星,陈旭又组织星际探险队伍,将采矿车开往了附近各个星球。

这个项目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上千亿的成本,终于将工作人员送到了海沟飞行物的附近。

来到近处,潜水器中的科研人员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眼前飞行物的庞大,潜水器绕着这个巨大圆盘一周,耗费了近一天。

潜水器转了一圈,没有发现进入的进出口,便打算强力破壁。

因为量子空间的技术人员早前就考虑到了这个情况,所以特制潜水器有专门的破壁技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