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来者是谁?(1/2)
巳时,日已高升,万物清明。昨日的一场大雪洗净了天地间的一切,天气凉而不寒,时起时息的清风沁人心脾。
经过持续一整天的鹅毛大雪以后,平地积雪至胫下。然而积雪虽厚,没了呼啸寒风的影响倒也不算碍事,尽管走得吃力些,却给平淡乏味的行程平添了几分纯净而难得一见的景致。
赵语雁一行人饭后少歇片刻,短暂的说笑之后便收拾起行装重新踏上旅程。临走时,吕敬曾向众人提出如何处理那几个雪贼的问题,经过大家的商量之后,一致决定把吕敬自己做的那些饭锅巴留给他们。
饭是由常云夕端去给他们的,但有一件事她没有告诉自己的伙伴——云夕把袁成也附带着捆上了‘缚贼扣’,莫说是普通贼人,哪怕会些武功的人也难以轻易解开这种绳扣。
此前,一直是袁成负责给这些雪贼喂饭,每次喂饭之前常云夕都会点他身上几个痛痒难忍的穴道,如此一来,如果袁成放走这些雪贼,无论他跟着一起逃跑还是独自留下,都要面临不知会持续多久的折磨。袁成是个自私胆小的破皮混子,自然没什么胆量放走众贼。
而常云夕连袁成也一起绑了,这就意味着即使这些雪贼虽然面前有饭,却手脚被缚,也无人给他们喂饭。至于他们是死是活,借用云夕自己的一句话——“那就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也算他们时运不济,恰好在这么紧要的关头遇上了心情烦躁的常云夕。这群雪贼只好像青虫般在地上拱来拱去,勉强吃上几口饭不至于饿死,苟存半条残命挣扎着等待天意。
一直等到三日后奄奄一息时被过路的某位公子一时兴起救了下来,想要恩将仇报却又被那公子的侍卫打到半死丢出门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就是后话了。
赵语雁一众人走在路上,虽然天气不错,但大家各有些心事郁结,只有青柳始终心情不错,但看到大家都若有所思的模样,她也只好收敛起自己的高兴,低头默默赶路。
“江南之地的天气一向温和,昨天怎么却下了这整整一日的大雪,险些让我以为自己身在冀州北地。”过了好一会儿,竟还是一贯沉默的吕敬开了话头,“如此大的雪在江南恐怕也算得上是百年一见了。”
“是不是百年一见还不好说,至少够二十年一见了。”赵语雁道,“至少我从出生到现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雪。”
“江南往常都不下雪吗?”吕敬自幼生长在北地,也是十几岁才跟着父母偷偷渡江跑回楚国,对于江南的风土人情也是不甚了解。
杨叡卿接过话来答道:“梁州之地偶有风雪,不过自荆州往西,就不怎么能见到雪了。每逢冬季,大多是又湿又冷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上一整日,哪怕紧靠着几个火盆都能觉得寒冷难耐。”
“原来如此……”吕敬点点头,实在找不到话好讲,便一如既往地选择闭上嘴巴做个听众。
“没事下什么雪,真是烦死了……”常云夕走在最前面,每走一步都是狠狠地抬腿,又狠狠地跺下去,仿佛躺在她脚下的那些冰雪会被踩得荡然无存似的。
其余四人看在眼里,却谁也不敢去问她。刚开始赵语雁曾上去问,被常云夕随便遮掩过去了,语雁再要问时,她便说只想自己安静一会儿,这也导致了刚刚为止大家都在各自想心事,并没聊天的状况。
“她应该是想起自己家的事情,有些难过吧……”赵语雁如此思量着,近半个时辰的路程她一直在考虑如何能和云夕好好聊聊,但始终没什么头绪。
“自从南渡以来,朝野间时常遇此异样,宏江泛滥、三郡境内连出七处山崩、山出异兽,连上昨日大雪,或是百年一遇的大事,或是古今未闻的怪异,着实有些奇怪。”
杨叡卿走在赵语雁身边,知道她心里想着如何安慰常云夕,便说起故事来吸引吕敬和青柳的注意力,也好让路上的气氛不那么压抑。
“杨进士,奴婢曾听说这些怪事是因为楚国气运将至,快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青柳,这话不好乱说!”吕敬慌忙拦住青柳,不让她接着往下说。
“……”杨叡卿沉默良久,有些黯然地开口道,“世现异象,不是风云翻涌,便是气运有变。这种事……着实不好乱讲,唯待过些时日,再看天意如何。”
青柳把吕敬的手掌从自己的嘴巴上挪走,“杨进士,你说的话……好难懂。”
杨叡卿笑了笑,换用白话说道:“这些怪事出现倒也不一定就是气运微末,有可能是我朝将转入盛世,也有可能是天下将有大变动。只有过一段时日,才能看出天命究竟站在哪一边。”
吕敬听出杨叡卿的话中另有深意,便问:“杨进士,你为何要考取功名?”
“为何?”杨叡卿想了想,“上承父母之命,下有一己之见。”
吕敬有些警惕地盯着杨叡卿。“愿闻其详。”
“哈哈哈……吕兄想听的应当是我的一己之见吧?”杨叡卿朗声笑道,“所谓己见,便是能身起这乱世之中,拼尽一己之力,能兼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