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桓家两兄弟(1/2)

荆州,江陵城,桓府。

桓玄躲在书房之中,悠然自得的翻越着古今往记。

桓玄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喜欢这种始终躲在幕后。把所走的每一步棋,下去了每一步该去的位置。

这是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像是一种特殊的享受生活!

书案之上,又是朝廷发来了乱七八糟的文书。

桓玄不禁冷笑。

想夺取荆州的权,司马元显的美梦还没做醒吗?

当即以笔为刀,在书案之上奋笔疾书道:

“今日朝政昏庸,天下民心尽失!朝中显贵者皆是某人的心腹罢了,而在这朝廷屋檐之下,哪还有清流的存在?”

“也正是如此,所以没人敢说任何一句实话,以至于朝廷上下皆是藏污纳垢之所。而今日朝廷沆瀣一气,天下已经不再依附。早已到了改朝换代的尽头了。”

“从即日起,不管朝廷愿不愿意。我桓玄自加九锡,从此以后,晋国上下以我为尊,否则我就打到朝廷,问问我这手中的利刃还够不够锋利!”

桓玄霸气的将其写完,于是便大手一挥往地上一丢。门外一文臣,就像提前得到的通知似的。轻轻推开了门,将被丢在地上的信纸,捡了起来便离开了。

这段言辞自然要稍加修饰的,虽然修饰的上限不高....

武昌太守庾楷。

桓玄在这个名字上,想了很久。很突然的笑开了花。

司马元显也是昏了头,这种人居然也能委以重任,当成救命的稻草。属实可笑。

以为拉拢一个我桓玄的手下,就能掀了我的锅不成?

桓玄一脚便踹在了凳子上,有些叛徒并不是不收拾,只是还没到收拾的时候。

武昌太守庾楷就是这样的人。

“家主在吗?”

轻轻的敲门声,夹杂着亲密的问候,使得桓玄立刻换了副面孔。

“是谦弟吧?快快请进。”

桓谦面带微笑,轻轻推开了门走了进来。

要说这位桓谦,也是名震天下了不得的大人物。桓家也不知算遭了什么孽,这一朱龄石代人多出短命鬼。

桓温这一系除了桓玄,也就没什么人了。而桓冲这一系最亮眼的也就桓谦,桓修。

桓修也就是一些表面功夫。

桓谦则有大能耐。

朝廷甚至有过,分裂桓家的想法。就是打算扶植起桓谦这一脉,凭借他的能力也能对抗桓玄了。

可是桓谦不傻。

桓家这一代已经是加人丁稀薄,再也不可能打内斗。

而此即将问世的大乱,桓谦也将会占据着棋盘中重要位置。毕竟桓谦可是朝廷正儿八经任命的宜阳县侯。

最为关键的是桓谦,此时还是朝廷委任的荆州刺史。

朝廷的套路有多深?

但很可惜,桓谦不吃这套。一旦荆州与朝廷爆发战争,桓谦将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自家兄弟的身边。

“我这次而来,可是带来了一个大消息。”

“哦,什么消息?”

桓玄带着善意看着自己的堂弟,之前的心中郁闷一扫而空。

桓谦好久没见到自己这位堂兄了,索性没有像往常一样,卖关子,直爽的说着。

“占据青州之地的燕国,这次算是彻底废了。燕国皇帝慕容德没有碰到任何硬骨头,结果屁颠屁颠的跑回去了。”

桓玄一愣,有些不可思议的。

“这怎么可能呢?徐州没有硬骨头抵抗的话。凭借鲜卑骑兵的能力。在朝廷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应该能完全吃掉整片徐州啊。”

“最起码也可以已长江为界啊!”

桓谦虚扑哧一笑。

“可惜来了另外一个男人,吓跑了慕容家。”

“是谁?”

“刘裕!”

桓谦大声喊出了这个名字。

桓玄被震住了。

刘裕.....

“哈哈哈哈。”

桓玄肆意狂笑了一声。

“早就觉得德舆老弟不凡,没想到自己去创造了如此大的手笔。”

“是啊。”

桓谦自认奇才。但听闻此人事迹,也只能认可其才能。

“我刚从徐州出来,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他刘裕仅带两名随从,入了一座即将被攻破的下邳城。在面对燕国近十万雄师,镇定自若,大摆空城计,并让燕军晓其厉害,最终吓跑了燕军。”

“真乃是天纵之材!”

桓谦迸发出了欣赏的意思。到了桓谦这种眼界的。

可不像桓修那样不识人。

对于真正有才干的,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就会尽力替家族去招募。

“可惜啊,这样的人才。却每次被我错过。司马元显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魄力的。我倒是小瞧司马元显,居然真敢把刘裕送去了徐州。”

“而刘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