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蔡邕还是败了(1/2)

白日的惊雷只是一瞬,就足以让蔡邕的酒醒了不少。

他顿时尴尬的笑了两声。

“公节啊,这玩笑可是不能乱开。”

话是这样说,但是蔡邕的脸上已经没有了血色。

他知道王匡的话,可能是真的。

那……

那王匡口中的主公,不就是那人吗?

蔡邕觉得自己的脑袋变成了浆糊。

怎么会这样呢?

这也太离谱了吧!

酒劲还在脑袋中盘桓,蔡邕竭力的想要把脑子中的一团乱麻理清楚。

“不对!你不是王匡!你是谁?”

蔡邕的话刚说出口,他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眼前的这个人不是王匡王公节,还能是谁呢?

他了解他们二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也知道只有他们知道的隐秘。

王匡并没有回答蔡邕的质问,只是用那种深邃的眼光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蔡邕,这个自己相交已久的老友。

蔡邕摇了摇自己的脑袋,竭力把已经混乱的思维整理清楚。

“既然你在长安这么久,怎么不给我消息?既然你就在长安,怎么当日张闿没有找得到你!”

蔡邕好像抓到了什么蛛丝马迹,酒意上头,他也忘记了什么文臣的持重和端庄。

“你早就投奔了那人是不是!你一直都在算计我,今日前来也是你的计谋对不对!”

不然为什么张闿找不到他?不然为什么自己的一封封信件都没有回音?

王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痛的神情,从怀中掏出来了那只带着他来的信鸽。

“伯喈啊,我只招来了这信鸽,这才找到你。不知为何,我使了很多的方子都招不来它们。”

“我之前和你讲,我在和平酒馆说书。”

王匡想到当日张闿来和平酒馆找自己的场景,就觉得很是好笑。

“张闿去和平酒馆打探我的消息,自然是打探不到的。这其中的道理,你应当是知道的。”

酒馆虽然是信息交汇之处,却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那就是酒馆主人家的事情,无论是于公于私,都是不能打听的。

若是有人打听,在酒馆的客人当然也不能说。

蔡邕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王匡竟然效力于霍去病的这个事实。

那可是和自己有仇的人啊!

“那你为何不给我个消息,或是问问张闿呢?”

蔡邕刚一问出口,就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王匡刚刚就说了,他带着河内郡剩下的所有人一同迁徙。

在那个地方就是隐姓埋名。

蔡邕在这里也是隐居,他能理解如果有人突然来到这里来打探他的消息,他也会草木皆兵。

哪怕不是来找他的,他也会小心谨慎。不然他也不会在有人敲响这座屋子的大门之时,提刀面对客人了。

这可是荒城的深处了。

蔡邕忽然卸去了力道,他颓然的看着眼前的王匡。

王匡知道,他是信了。

“那你来寻我是为了什么?为了你的新主公表忠心吗?”

蔡邕愤怒不已,既然王匡都知道了张闿的存在,肯定也知道了张闿刺杀霍去病的事情。

现在张闿已经很久没有消息送回来了,就连自己的佣金,也没有人前来索要。

这其中的道理,蔡邕还是懂的。

张闿失败了。

这样一来,王匡来找自己的目的,就十分的可怕了。

蔡邕的心底升腾起了一阵寒意。

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坦诚相待的好友,也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前来谋害自己。

苍天啊,你待我蔡邕实在是不公啊!

自己跟王匡一同回到长安的后果,蔡邕的眼前已经有了场景。

在长安的街头中,被新的话事人杀鸡儆猴。

这就是下场,就是反对他的人的下场。

之前的所有掌权者,不都是这样吗?

董卓哪怕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加害于他。

那曹孟德想要刺杀董卓,哪怕之前受到再多的信任,最后的结果也是被董卓遍地的追杀,不死不休。

但是蔡邕不想就这样认输,也不想就这样面临不可避免的死亡。

他想到了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儿。

自己的女儿去外边的深林里采摘食物了,若是她回来看不到自己,会怎么想呢?

王匡不是一个人来的,他既然敢告诉自己他的背景,那一定有后路。

如果女儿回来的不是时候,撞到了王匡的人,那该如何是好呢?

蔡邕不敢想,他越想越觉得荒凉。

“公节,算我看错了人,往日种种,都罢了……”

“去死吧!”

蔡邕提起了手边刚刚被自己扔下防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