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新形势(1/2)

不过鉴于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而报废的工件又占到了总工件数量的5%,为防止延误交期,导致不必要的损失,高文和庄、李二老决定先行动起来,做起三轴、四轴机床的研发工作。等王策归来时,再加入其中就是。

于是三方在王策留下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分工合作。

李老领导的自动化研究所负责研发可用于多轴机床的新一代,庄老领导的京城第一机床厂则负责在原有铣床基础上进行机械改造,而高文则是先期负责提供实验室条件下研发的80-芯片用于旧有的改造以及新一代的研发。待后期帮机床第一机床厂度过眼下的难关后,新一代进入商用阶段时,则负责实现80-芯片的量产。

虽然高文在成立睿龙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时候,就已经打上了氮化镓材料的主意。但限于睿龙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专攻的芯片设计这一领域,也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80处理器的构架,以氮化镓为半导体材料,少量制成80-芯片。

只是实验室条件下制成的80-芯片,成本高昂不说,产量还十分稀少,一年能有近千枚的产能,那都要烧高香了。

所以目前条件下制成的芯片也只能用来应急,想要体现80-芯片的商用价值,那非得让其实现量产不可。只是这样一来,高文就不得不踏足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为氮化镓芯片量身打造相关的半导体制造设备。

若是放在后世,在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产业链已经只零破碎的情况下,他想要涉足氮化镓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那定会是千难万难,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有打开局面的可能。

可眼下在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产业链完整的情况下却非如此,虽然国内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技术上都普遍落后,但在技改之后实现氮化镓芯片的量产还是可以的。

再加上国家外汇匮乏的大环境放在这里,他相信只要自己兜里美元充足,那么只要自己一招手,急缺外汇的国家肯定愿意把相关的人才、技术和生产资料塞到自己手中。而恰好的是,他兜里的美元就很充足。目前他的海外账户上就躺着近八千万美元,一笔几乎快赶上了今年国家外汇储备的巨额资金。

所以在这样有利的大环境下,高文对自己将来能量产氮化镓芯片,还是充满信心的。

在未来80-芯片供应无虞的情况下,高文当下要做的就是赶时间,打好眼下这一仗,将新一代的名声在国内打响。

不过因为时间紧的缘故,他们也没指望立马就能用组装出一台三轴加工中心,又或者是四轴加工中心来。那样做耗费时间不说,对于没有掌握加工中心刀库技术、首次数控机床的他们来说也不现实。

所以他们做的仅仅是在旧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装,将旧机床换上以氮化镓芯片为内核的,让这些机床能够在提升加工效率的同时,保持旧有机床的稳定性,而不像之前那样因为机床控制柜的出现问题,导致5%的工件一下子报废。

当然这些措施也只是针对那些没有报废的95%的工件,针对那5%的报废工件他们也只能根据图纸,从国外买来材料重新加工。

为此他们就不得不做一项工作,那就是将国内生产的那些无法多轴联动的三坐标、四坐标铣床,用新一代进行数控化改造,使其变成可多轴联动的数控铣床。

虽然这样的数控铣床,相比加工中心没有外罩,没有排料机,没有至关重要的刀库,可至少三轴联动加工这样加工中心应有的核心功能却是有了。基本上加工中心能干的活,数控铣床也能干,只是在编程、换刀时要比加工中心相对麻烦很多,对机床操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一些。

不过谁让时间仅有短短的三个月呢,也只能先这样凑合了。像加工中心缺的刀库这样的关键设备,以及废料排屑机这样的辅助设备,也只能在以后补上了。

在分配好各自的分工之后,自动化研究所和京城第一机床厂便各自组织起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跟随高文一起返回特区。打算利用特区靠近香江,可以获得更多技术资源的优势,将多轴联动数控铣床尽快开发出来。

……

就在高文忙着开拓新领域的时候,一则来自竞争对手的消息——坂村正式推出了他免费开源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让他不禁悄悄地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以来别看着游戏、办公两个版本的腾龙在游戏娱乐主机和个人市场上一路攻城拔寨,斩获一个又一个订单。

可高文的心却一直是悬着,犹如走钢丝一般,生怕引起美利坚计算机巨头的注意,对他祭起反倾销调查等贸易制裁的利剑。

他可不认为美利坚政商界的那些老狐狸都是吃素的,会眼睁睁地看着他这家来自东方潜在对手国度的公司,在被他们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关键环节中的一环——半导体产业领域崛起。

现在好了,扛雷的出现了。有了坂村的计划在前面顶着,他终于可以躲在后面猥琐发育一波了。

后来的事情发展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当和赤龙操作系统同出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