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回,多少啊(1/3)

2008年春。

华北平原上的小小乡村。

大志大棚蔬菜种植园区里,新下的蔬菜就那么成筐成筐地码放在一起。

梁大志站在地头上,拧着眉头来回踱步,时不时打一个电话出去,对面不是关机,就是说不两句便给他挂断。

梁大志一筹莫展,看着上千公斤的新鲜蔬菜找不到销售渠道,心都在滴血。

正愁着呢,就听身后有人喊他。

“大志哥!”

“哎,太勇啊,怎么样,查的考试成绩出来没?”

“出来啦。哥,我考上啦,县公安干警招聘,社区民警的岗,下个月就去县公安局报道参加统一培训。”

“好,好事!今晚上上哥家里去,哥给你摆酒庆祝。”

“不用……哎?哥,这些菜咋还在这呢?”

陈太勇扭头看见那些菜筐子,惊疑着发出询问。

梁大志脸上刚有点笑模样,瞬间又没了。

“别提了,今年你小子整天忙着考试,大棚里其他人也是三天两头的请假,这就晚收上来两天,原来那些合作商,人家全都找别人了。我这正愁着往哪卖呢。”

“咋滴,哥,真的一家都没要的了?”

“你以为呢,现在干啥竞争不激烈啊,晚一步你就得吃亏。”

梁大志愁眉苦脸地拿起手机,又开始翻找通讯录。

陈太勇凑过来看了几眼,稍稍犹豫了下,开口道:“哥,要不你别找了,手机通讯录里找来找去还是那些人,怎么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要不我想办法给你找找买家?”

“你?你咋找啊?你手机通讯录里还能有我不认识的蔬菜商?”

“我手机通讯录里没有,可我企鹅号上有啊。”

“企鹅号?”

“就是网上。哥,你等等着,我在我大学同学群里问问,应该能问出来的。”

陈太勇拿着直板触屏手机,一通操作。

梁大志愣愣地看了好一会儿,低头瞧瞧自己手上用了好几年的小翻盖,实在不明白,都是手机还能问出来不一样的结果?

“哥,有个同学说他们那有大型的蔬菜站,从全国各地收购新鲜蔬菜。他去问问了,稍等一会儿。”

陈太勇一句话,算是给了梁大志希望。

但希望也只是片刻,梁大志就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太勇,你这网上找的,靠谱吗?”

“放心,网上的人也是人,都是熟人介绍的,肯定靠谱……哎?地震了?”

“啥就地震了?”

陈太勇冷不丁的一句话,让梁大志感觉相当无语,这好端端说这卖菜的事情,怎么就能扯上地震啊。

“群里有人说,川西地震了,好像情况还很严重呢。”

“严重?有多严重啊,啥前的事?”

“就前天,我们几个同学已经去支援抗震前线了。电视新闻里应该播了吧,我这天天准备考试的不知道,哥,你还不知道啊?”

“我这天天想门把菜卖出去,我哪有空看电视啊。”

两人凑在一起,探头看着陈太勇手机上朋友群里发送出来的各种信息,眉头也越皱越深,有些情况似乎远远比他们能够想象的还严重许多。

直到某一刻,又是一条新的消息弹出来,陈太勇的心思才回转到之前的事情上。

“哥,我那同学打听到了,他家是湘南那边的,有个蔬菜收购站大价钱收购新鲜蔬菜,不管多少都要。你看,联系方式和照片人家都给发过来了。”

“看什么照片啊!湘南?你一杆子给我支开那么远,不行不行。”

“别啊,哥,听着远,实际上也不比济南远多少。关键不是咱的菜没销路了吗,再说,人家这定价也高,划算。你就打电话问问吧。”

陈太勇一通劝说,梁大志也只能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按照对方的联系方式打过去了电话。

而陈太勇则是继续在群里不停询问川西地震的事情,前两天他没能关注到的信息,一颗不停地通过手机传递过来。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一声叹息把陈太勇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他扭头就看见梁大志脸上的愁容比刚才更浓了。

“哥,咋了?没谈拢?”

“谈是谈拢了,价都没毛病,真要是卖过去肯定大赚一笔。可问题是,人家那边说没车来拉了,要想卖,让咱自己运过去,还必须是用冷库车运,保证蔬菜新鲜。啥毛病啊,我卖个菜,还给我整保鲜这一套。定的价再高,也不值当的我折腾啊。”

梁大志似乎对这个湘南的蔬菜销路充满了怨言。

陈太勇也不好多说什么,刚想回复一下自己的同学,谢谢帮忙了。

没想到,梁大志那边的手机再度响了起来。

听说话的意思,好像是湘南那边的收菜商主动又把电话打了过来。

片刻之后电话挂断,梁大志的表情就变得无比古怪起来。

“哥,又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