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论会说话的重要性(2/3)
,张屠户,你中了我们主公的奸计了!”
曹操:……
张飞暗道不好,刘备士兵,原来就是曹操旧将,一看形势不好,大部分都不战而降,张飞想向东冲,小沛,下邳,徐州都在东面,不料曹操伏兵大部都安排在东边,就是防止你接应,张飞左冲右突,始终突不过去,乱军之中也寻不得刘备身影,无奈只能向西边往芒砀(dang四声)山而去。刘备也没好到那去,张飞都突不到东面,刘备更别想了,单骑向北往青州方向而去,投奔袁绍。
曹操率大军直取小沛,孙乾简雍自知抵挡不住,弃城而走,守徐州的陈登陈珪父子是一对墙头草,见曹操来攻,马上就献了徐州,曹操大军围攻关羽下邳,关羽坚守不战,夏侯惇前来叫骂,关羽大怒,率三千兵士出城,不料战不十回合,夏侯惇诈败,关羽追赶二十里方知中计,正欲拨马赶回,一声炮响,许褚虚晃截住去路,关羽回不去下邳,夏侯惇又回身复杀,将关羽围困在一座小土堆上,曹操非常爱惜关羽之才,意欲收服,便派张辽而来。
张辽和关羽关系非常不错,当年张辽跟随吕布兵败下邳,正是关羽跪求曹操,曹操才没杀张辽,这份恩情,张辽始终记着,关羽只求力战曹操身死,张辽力劝,关羽以三约才能投降。
其一只降汉,不降曹,曹操大笑说,我是大汉丞相,我是为汉,汉就是我,准了,其二,下皮城中有刘备两位夫人,需善待,曹操也准了,第三,来日寻得刘备消息,马上去投奔,这一条,曹操头摇得跟拨浪鼓似得,那我留着关羽有啥用?于是不准。
这时候张辽力劝曹操,说刘备待关羽不过是知遇之恩,丞相待关羽之恩数倍于刘备,必能感化关羽,况且刘备现在是死是活还不一定,再者即便是活着,我们也有办法把刘备弄死,张辽苦劝曹操,曹操这才同意,后撤二十里。
关羽和张辽的关系一向很好,据说是小时候一起练过武,后来关羽杀了乡里的恶霸,浪迹天涯,俩人就断了联系,当年在白门楼曹操斩杀吕布的时候,张辽作为吕布的部将,也要被处死,多亏了关羽下跪向老曹求情,才饶了张辽,所以说关羽对张辽有救命之恩,所以张辽才会这么不遗余力地帮助关羽。
关羽投降曹操之后,曹操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时不时赏赐关羽些金钱美女,关羽尽送到两位嫂嫂甘夫人,糜夫人之处,赠送关羽新的锦袍,更是将赤兔马赐给关羽,可谓是恩宠极佳,但是关羽心中,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备。
话说刘备投了袁绍之后,鼓动袁绍起兵攻伐曹操,袁绍从其言,将死谏袁绍不要起兵的田丰打入了打牢,于是袁绍命颜良作为先锋,起兵十万,进攻白马(河南滑县),曹操起五万大军亲临白马迎战,见颜良阵势雄壮,士兵威武,不仅骇然。
曹操遣吕布旧将宋宪与颜良一战,不料斗不过三合,颜良一刀砍死宋宪于马下,曹操不仅大惊,身后魏续见宋续被斩,大怒,拍马赶到,只见颜良回马一刀,魏续身首异处!曹操不仅感叹,颜良真乃良将!回顾众将谁敢出战,徐晃手持大斧,应声而动,与颜良斗上二十回合,吃不住败回本阵,诸将尽皆愕然,曹操鸣金收兵,坚守不出。
程昱献上毒计,说刘备自徐州兵败之后,如果没死,肯定去投奔了袁绍,不妨请关羽出马,如果关羽杀了袁绍爱将,定然会把刘备也杀掉,曹操同意,关羽不知刘备在袁绍阵中,两军交战,关羽拍马赶到,一刀便剁下颜良人头,于万军之中犹如无人之境!曹操大旗一挥,曹军兵入蚁出,袁军大败,曹操大喜,封关羽为汉寿亭侯,铸大印送与关羽。
前线探马来报,说一面红髯长之人斩杀了颜良,估计是关羽,袁绍一听大怒,马上绑了刘备准备杀了,刘备却说他说好像是,又没说是一定是,等我去看看是不是再说,袁绍同意,令大将文丑与刘备率十万兵马到达延津(新乡),文丑嫌弃刘备是屡败之将,令刘备领三万军作为后援,自己领七万兵马作为先锋,直奔延津而来。
文丑率大军杀到,不料中了曹操的奸计,以粮草诱文丑进了埋伏圈,各路大将一齐杀出,张辽直奔文丑而来,文丑得知中计,急于脱身,不予张辽缠斗,远处搭弓放箭,一箭射中张辽胯下战马,张辽遂跌落马下,文丑挑枪直奔张辽而来,徐晃挥舞大斧截住文丑,救了张辽,文丑不想与之缠斗,急欲脱身,虚晃一枪,回马便走,不料一员大将斜刺里杀出,挥舞大刀,追上文丑,一刀将落砍落马下,后面旗帜书四个大字——汉寿亭侯!正是关羽关云长是也!
关羽的这段斩颜良诛文丑,其实跟正史是有小出入的,《三国志》记载:“(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段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其一,颜良的确是关羽杀的,而且不仅杀了颜良,还跟其他袁绍将领交了手,但是没一个打得过关羽,其二,这里面用了一个“刺”字,而不是“砍”或者“斩”,事实上关羽的武器不太可能是青龙偃月刀,这种长杆大刀,直到唐代才出现,而且只是作为观赏使用,并不是作为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