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1/2)

中午没人送饭,宁梓试图去开那个门,结果门被锁住了,宁梓敲了几声喊了几声没人理。她耸了耸肩,把早上没吃完的几个冷掉的包子就着热水吃了。

结果下午热水也没了,晚上还是没人送饭,宁梓二话不说,就开始撬窗户。她把一个碗砸了,用瓷片锋利的一面像锯子一样的锯断了一格窗格,休息一会儿,再锯,然后很快把窗户锯开了。她搬了一个椅子站上去向窗外看,只见是一个院子,满院的积雪和植物,然后又搬了另一个椅子放在外面,准备走出去。却听身后的门开了,黎宣走了进来,一脸阴霾。

宁梓回头,道:“你想饿死我,我抗议。”

黎宣一皱眉头,从门口出去了。不一会儿他带来了一个食盒,一瓶热水,还有一些木板。

宁梓坐在桌子旁边吃起来,而黎宣趁这个功夫把窗子给钉上了,这下连外面的风景也看不了了。

宁梓吃饱喝足后看着他问道:“黎宣,你把我弄过来是干什么?”

“我说过了,”黎宣拎起了两个食盒,道,“当我的妃子。”

“那目前我要做什么?”

“……”黎宣顿住了脚步,半晌,道,“娑儿挺喜欢你的,你要一直陪她讲话,别让她闷着。”

宁梓道:“我是个孕妇,不能在冰窖待太久。”

“每餐饭后跟娑儿说说话,一盏茶的功夫,这总可以吧?”黎宣道。

“好。”宁梓点点头,“能给我配个手炉吗?”

说是让宁梓陪着黎娑说说,其实宁梓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黎娑尸体相处,大部分时间,都是黎宣坐在棺材旁边一个人絮絮叨叨,话语缠绵,表情温柔。宁梓相信这就是黎娑和黎宣两人平时的相处状态,但是也很疑惑,为什么情侣在一起有这么多话可以说而不厌烦。如果黎宵每天跟她说这么多话她一定会用手炉把他砸晕,如果是她每天跟黎宵说这么多他估计早就把自己休了。

而自昨天之后黎宣再也没有跟她说过话,除了阴沉着脸给她送饭外,平时也决不跟她多说一个字。

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十天,黎宣给她送来了两天的饭,然后第二天消失了。

黎宣去了哪里,宁梓是大概知道的,因为她昨天偷听了黎宣对黎娑说的话,他今天要去做那件他想了许久筹谋了许久的大事!

………………………………………………………

圣上不理朝政,在青岸山猎场一待就是好几天,而且连九王也不见。以卢丞相为首众朝臣有点担忧,经过一到讨论,准备请九王代表大家去探望圣上。说是探望,一是还真为了看看圣上的状态,帮他宽宽心;二则有施压的意味了——你皇帝不是小孩子了,本来就政局动荡,你皇帝还耍小性子,这是把江山社稷放哪里去了。九王没有回信。

而第二天,正当诸位大臣站在朝堂中看着空荡荡的宝座叹息的时候,却见九王世子黎宣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在最前面,面对文武百官道:“诸位大人,我父王已经去青岸山猎场了。”

众人一听,纷纷松了一口气,想必九王爷一定能劝服圣上回来。然而见了黎宣站在众人前面,又觉得有点怪异,毕竟黎宣从来不上朝,一上朝竟然还站在最前面,实在是有违礼制。

黎宣看着众人目光不以为意,一打手势,有两个小太监从旁边抬出一个案几,上面放着一卷圣旨,他环顾众卿道:“康王世子黎宣宣读先帝遗旨。”

先帝遗旨?

百官顿时哗然,前段时间传的让鲁王死于非命的圣旨果然存在!

不过黎宣这样做,是要谋反吗?

却见黎宣一打手势,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在黎宣面前展开圣旨,黎宣朗声宣读起来。

果然,先帝要立九王为圣旨一事是真的!

众所周知,当年先帝病危,没有立太子,在弥留之际,是卢老丞相领着众臣跪在地下问传位之事,而先帝抬起手指指向了圣上。但仔细想想,当时圣上旁边站的就是九王,两个人站在一起,说不定先帝当时指的就是九王!

再加上这个圣旨,看来九王才是合法的储君!

可是,那先帝驾崩的前两年把主要的事务都交给当今圣上又怎么解释呢?其实在圣上登基前已经代理了一年多的太子事务了,所以当时先帝的手指指的不太清楚,但众人都认为是要传位给当今圣上。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或许,圣上代理太子事务就相当于一个管家,管再多的事,家也不是他的!或许当今圣上就是一个管家,而九王才是真正的帝王!

“圣旨之事太突然,我等请求甄别真伪。”卢丞相道。

“可以。”

黎宣让两个小太监拿着圣旨在百官中传阅,同时还召来了当时制作圣旨的相关的太监。

因为圣旨为了防止伪造,尤其是这种传位的圣旨,所以每一帧传位圣旨都是由超过二十个不同部门的太监共同完成的。圣旨上还要绣上他们的名字。当年参与此圣旨制作的太监一共有三十二人,有二十四人还活着,他们都参与了这帧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