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大鱼(1/2)

什么,假圣旨?!

嘴巴被封住的龚尚书震惊的抬眼看着黎宵。连一直面如死灰的黎宣也脸变色了。

黎宵向圣上请示了,然后看着众人道:“诸位大人,实在抱歉,把你们留在这里这么久,就是为了让你们见证,这封圣旨就是九王世子黎宣拿来的那封,没有任何人替换。可是,这圣旨,是一个假圣旨。”

他顿了顿道:“诸位请看,这个圣旨材料、落款包括笔迹都似乎和真的圣旨一模一样,但是唯有一点不对,那就是玉玺印!这个假圣旨的玉玺右上角缺了一小块。”黎宵掏出了个放大镜,让众人看。

接着黎宵又命人呈上了数帧圣旨,道:“大家请看,在先太子死后的第二年,先皇一共发了八道圣旨,每一道玉玺印上都没有这个缺角,第三年发了十二道圣旨,每一道上也没有,但是第四年的时候,发了六道圣旨,这个玉玺上的豁口在第三道圣旨上出现了。这之后,每一帧圣旨上都有了豁口。卢司长请来了先帝的起居录,还有一位老宫人,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说法。”

卢延灏道:“起居录上记载,这一年四月,先皇不小心将玉玺掉在了地上,然后捡了起来,发现玉玺没有坏,很高兴。”卢延灏看着旁边的老宫人,道,“这位是先帝时期的养心阁内侍,他证实而这一件事。”

老宫人点了点头,他说先帝看见玉玺没有磕破,觉得祖上流传下来的东西没有在他手中受损,龙颜大悦,还作了一首诗。

黎宵道:“诸位不妨试想,或许是先帝磕了玉玺之后,玉玺还是受到了损伤,只是肉眼看不出来,印在圣旨上也看不出来,但是借助某种工具能够看出来。本王这个推断,诸位还认为合理吧?”

卢丞相道:“合理。”

黎宵点点头,道:“如果是真圣旨,玉玺上应该不会有缺口。而假圣旨的制作者不知道玉玺的事情,而照着其他的圣旨上的玉玺一番模拟,留下了这个缺口,也留下了圣旨是假的证据。”黎宵看着被封口的龚尚书,道,“尚书大人,您意下如何?”

龚尚书垂下了头,圣旨他十四年前就见到过,那是他认定次圣旨是真的;后来在鲁王的手里又见到了,这次又是黎宣拿出来的,难道,十四年前的那封便是假的?!

但是怎么可能!

龚尚书的眼睛一晃,忽的回忆起了十四年前的那件事。那天,他儿子龚钦从宫里回来跟他说了个天大的秘密,他说四皇子黎宵告诉他先帝文笔库里放着一卷圣旨,说是要把皇位传位给九王。他将信将疑,担心是计谋,但那是黎宵只是一个三岁的孩童,应该不至于说谎,而如果是侯氏指使黎宵说出来,让龚氏的得到了圣旨,对侯氏又有什么好处呢?为了安全行事,他让龚钦再次去探黎宵的口风,但是这时候黎宵不承认了,龚尚书认为侯氏这时候才介入,所以之前圣旨的事应该是真的了。于是龚尚书遣人去寻,真的如黎宵所说在存放先帝御书的文笔库找到了圣旨,经鉴定,是真的圣旨!

如果没有这个圣旨,他也就认命了,甘心去当一个臣子!

可是偏偏他得到了,便再也压抑不了搏一搏的冲动,于是开始筹谋。结果还没有开始,圣上便先发动了中秋毒饮事件,栽赃给龚氏,再度削弱了龚氏的势力。

他们这才知道,圣旨是侯氏的一个诱饵,让圣上更加忌惮龚氏,下决心削弱甚至剿灭龚氏。

然而圣旨是真的,龚尚书让龚氏子弟拼死保护,可是圣旨不翼而飞。

龚尚书以为圣旨是被侯氏劫走了。可是后来听说侯氏的细察部也在找寻圣旨,他又疑惑了。

时隔十四年,鲁王无意间得到了圣旨,并且找他联合谋反,他确认了,圣旨就是十四年前的那张,因为是十四年前的那张圣旨的一角被他的女儿龚静不小心烧出了一个洞;然后鲁王死了,圣旨又不见了,然后又被黎宣拿到了。

从头到尾,他都认为这帧圣旨是真的,可是,他从来没有想到鉴定玉玺的印记!

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掉进侯氏的陷阱里了。

哈哈哈……

造化弄人,何其悲哀!

闷闷的笑声从龚尚书的五脏六腑里传出,从他的被堵住的嘴里漏出来,低低的回荡在大殿上。

“魏王殿下,老臣有一事不解。”卢丞相道,“这圣旨是九王世子今日才展出的,展出后就一直放在大殿,您几乎没有怎么打开甄别;而您刚才像我们展示的这些圣旨,如果要一一的搜罗、甄别,至少得花很久的时间,您这么快就像臣等展示,即便是有缉察司参与,去取来这远在周国东南西北的圣旨也要花很久时间吧。老臣有理由怀疑,要么这些圣旨也是假的;再或许,就是您预谋了九王世子和龚尚书的谋反而对圣上隐匿不报了?”

“丞相大人,您的问话十分犀利,”黎宵道,“我来解释一下,我之所以对圣旨的真伪了如指掌,之所以能找到这些圣旨并且鉴别是因为圣旨在本王手上放了四个月。”

黎宵说着像圣上拜道:“父皇请原谅儿臣隐匿不报,不过事出有因。鲁王薨后,鲁王妃因身携圣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