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古玩一条街(2/3)

,也可以。但既然要我带头,最终拍板的就要由我说了算。当然了,凡事我肯定要跟你们商量的。”

二人一听,大喜过望,分列在我的两边,坐在炕沿上:“行,只要你答应带头做,咱叔侄三人……额……不,是兄弟三人,齐心协力,一定成事!”

我苦笑一声:“也不要叔侄了,就兄弟三人,不分大小。”

……

说干就干!我洗漱已毕,吃罢早饭,就在我的卧室,三人开始合计。

昨天后半夜,躺在炕上睡不着,心里已经想的差不多了,所以也就不再废话。

我问马建设:“你想先从哪里下手?”

马建设明显是琢磨这事不是一两天了,已经有自己的计划,听我问他,便不假思索地说:“就从这半张圣旨入手,先找到前半张,看看这张圣旨到底说了些什么,从中能不能发现新的线索。”

我点了点头,说道:“目前手里就只有这一个线索,只能顺着它往下捋。那你想过怎么找呢?”

马建设脸上稍微露出些为难:“也想过,但总觉着没把握。”

“那你是怎么想的?”

“去雅安找那个摆古董摊子的老刘,看他这些年有没有见过那上半截。”

“那如果他见过,也收下了,但又转手卖出去了,怎么办?如果他也没见过怎么办?”

马建设嘟囔了一声:“那还真不好办。所以说没把握嘛。”

丁志坚看着我,问到:“你想应该怎么找?”

我态度坚决地说:“先找何老六。”

“对呀,这下半截是他弄来的,肯定也就知道上半截在哪。”马建设的反应倒是挺快。

我补充到:“这是其一。何老六能弄来圣旨的下半截,就肯定知道圣旨的上半截在哪儿。我记得你当初说他是急用钱,才把这半张圣旨出手卖给了那个刘老板,那么他当时手上肯定也没有那上半截。谁也没傻到要把一个完整的东西撕开来卖,当时肯定有什么突发状况。这八年来,那圣旨的上半截基本上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他又回过头找到了那上半截,无论他转手卖给了谁,就算是卖给了刘老板,这东西现在也不可能还在刘老板的手上。第二种可能是何老六这些年并没有去找那上半截的圣旨。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有找到何老六,才能找到那上半截的圣旨。而我的直觉告诉我,真实情况应该是第二种可能,也就是何老六没有再去拿那上半截圣旨,它还在原处。因为那上半截的圣旨上无论写的是什么,要想推演出它出自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并不难。而这张圣旨再现人间的消息一旦传开,学术界和江湖上,不可能一点动静没有。但实际情况是,这八年的时间,学术界和江湖上,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关于大顺国圣旨和李自成宝藏的消息。因此,当务之急是先要找到何老六。而要找到何老六,也只能从那个刘老板入手。”

马建设听罢,一拍大腿:“幸亏是你,才能想得这么细致周到,要换了我和志坚,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这些。”

我轻轻的一笑,没接他的话,只是淡淡的问他:“想好了怎么走吗?”

“当然是坐火车走了。”

丁志坚没有理会马建设的话,问我道:“你怎么安排?”

话说到这里,看来四川这一趟是非走不可了!既然让我安排,我也就不推托:“这几天先缓缓,建设你也别回去了,就在我这呆着,别再招惹媳妇生气了,把脸上的伤也养好。然后你俩回家跟家里人说,想跟我出去转转,散散心,其他的都不要说了。你俩都是拖家带口的人,我光棍一个,花钱的地方少,这些年也攒了些钱。这一路上的费用全部由我出,你俩也就别从家里再拿钱了,给老婆孩子多留点。这一趟出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俩人还想就费用的事和我争一下,我摆了摆手说道:“这个事就这么定了,别再争了。”二人也不再强争。

……

又过了三天,马建设脸上的肿全消了,乌青的黑眼圈也没了。跟家里人都说是想趁着春末夏初天气好,跟我一起到外面去走一走,转一转,散散心。然后又连哄带蒙地从马爷爷的炕柜里拿出了那个牛皮筒,塞进丁志坚的背包,背在身上。我临出门时,也没忘了把那几瓶药丸带上。

两天后,到了雅安城。

雅安城不大,周围是大山,青衣江穿城而过。

马建设对这里非常熟悉。带着我和丁志坚穿街走巷,不多时就来到了江北的一条小巷。

巷子挺长,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两侧都是铺面,有卖玉器的,有卖瓷器的,还有卖字画的,各种各样的生意都有,都是古玩古董一类,少说也有二三百家。我也不懂古董古玩,只是看着热闹。从路面和沿街铺面的墙面屋顶来看,这条巷子也有些年月了,最少在百年以上。除了铺面,更多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