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宝藏的线索(1/3)
听江教授说还有惊天的秘密,我不禁马上又兴奋起来:能被江教授认作惊天的,肯定不是小儿科。>
“还有什么秘密啊?”我惊喜地问江教授。>
江教授笑嘻嘻地卖起了关子:“你就不关心‘永昌十年’的秘密了吗?”>
是啊!净顾着说玉玺的事了,居然忘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呀。>
于是我把对于晋元帝司马睿和唐睿宗李旦的两个“永昌”年号的分析述说了一番。>
江教授听完摇摇头。>
我疑惑地问到:“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江教授解释到:“你说的都对,但你漏掉了一个‘永昌’,恰恰是你漏掉的这个,才有可能有十年。”>
“什么?还有一个‘永昌’?不是有十年,而是‘有可能有十年’,这是个什么情况啊?”我越发地糊涂了。>
江教授看着我疑惑的神情,也就不卖关子了,进一步解释到:“明末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叫大顺,年号也叫永昌。永昌元年也就是明朝的崇祯十七年、清朝的顺治元年,这也是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的大顺元年!同时,这还是明朝灭亡之后,明的宗室、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南明政权的弘光元年。”>
乖乖,这一年好乱啊!>
江教授继续讲述:“据史料记载,永昌二年,李自成兵败湖北九宫山,被杀身亡。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只是李自成的金蝉脱壳之计。我也基本认可这一判断。因为有大量的证据都证明,李自成并没有死在九宫山,而是改名换姓,在此后与南明政权合作,共同抗清。还有人说,李自成在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出家当了和尚,连法名都知道,叫奉天玉大和尚。说的是有鼻子有眼,但却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撑。”>
我不禁一愣:怎么又是个和尚?这个和尚是不是那个和尚?>
江教授好像没有发现我的神情变化,还是继续娓娓道来:“大顺政权在此后还存在了几十年。李自成若是没有死在永昌二年,他就极有可能活过永昌十年,即便他没有活到永昌十年,他的后人、或者说是大顺政权新的掌权人完全有理由继续使用永昌的年号。”>
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江教授继续向我提问:“你现在联系一下前后的答案,知道这半张圣旨意味着什么了吗?”>
我想了一会儿,就像是拨开了云雾,见到了太阳,突然间看到了光明:“这意味着:秦皇传国玉玺落到了李自成的手里!”>
“对,是这个答案!”江教授进一步总结到:“如果这半张圣旨是真的,这个秦皇传国玉玺也是真的,那么金人抢掠玉玺和北元携玉玺败撤至漠北,徐达和明成祖朱棣征伐漠北,是为了寻回秦皇传国玉玺,这一切都是真的。是李自成从明朝皇宫中抢走了传国玉玺,而后一直带在身边,走在逃亡的路上。这也就解开了几百年来的无数谜团,成为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听完江教授这番论断,我心中不禁暗暗惊呼:“乖乖!马建设你知道你捡了一件什么样的惊天动地的宝贝吗?”>
“但这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甚至可以说,稍不留神就会引发血雨腥风!”江教授神情严肃的说道。>
“血雨腥风?有这么可怕吗?”我顿时紧张起来。>
江教授继续问我:“你听说过李自成宝藏的传说吗?”>
我想起了爷爷讲述的他的经历,他是在赶往新疆的驼队中听说的,我是听爷爷说的。>
我朝着江教授点了点头,江教授也没问我是从哪里听来的,继续讲述他的担忧。“李自成从攻入到撤出,在北京城仅仅停留了四十三天,可就是这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他掠夺了明朝皇宫的所有财富,并用暴力手段榨尽了北京城里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中至豪商富贾、各级官吏、下至文人百姓所有人的财富,掠取的金银远超一亿两以上,撤出时又全部带走。与其说他进攻北京是为了灭亡明朝,还不如说他是为了抢劫北京城。在他撤走之后,留给多尔衮的北京城其实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后来李自成带着这笔数以亿计的黄金白银和其它珍宝,一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隐藏于茫茫历史迷雾之内。三百多年来,就因为这笔惊天的财富,引发了无数滔天血案,但财宝至今也未现身。而这半张圣旨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找到这笔宝藏的线索。”说到这里,江教授面带忧虑的看着我:“你现在知道这半张圣旨的份量了吧?”>
明白了!这就是江教授从喜悦、兴奋、激动、紧张,直到忧心忡忡的最深层的原因。>
江教授继续说道:“突如其来的财富,往往会使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王朝、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迷失自我而不自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顺政权如流星般璀璨,也如昙花般短暂,跟这惊天的财富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李自成和大顺的掌权者,直至自己和政权彻底灭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