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无端又被东风误(3/17)
说官家偏心,果不其然,有好的花儿朵儿都给了张娘子!”
今上笑道:“你戴着那么大的花冠,若给你花,又该簪到哪里去?”
俞婕妤闻言,竟当众两下摘掉冠子抛给顾采儿,然后一摊手,说:“现在我可没冠子了。”
今上摆首笑,去摘了朵“倒晕檀心”给她簪在头上:“此花外沿深色,近萼反浅白,深檀点其心,可不跟你那冠子相似么?”
随后又选了朵“潜溪绯”换了苗昭容头上的槐花球,道:“这花映得面色更好。”
其余嫔御见状都围聚过来要求官家赐花,官家一一答应,给每人都簪了一朵。最后,到殿中开得最繁盛的千叶魏花旁,细细挑了朵好的,走回御座,簪在一直坐在那里含笑旁观的皇后的冠子上。
公主见了喜欢,也拉着父亲的袖子说要花戴,今上便牵着她走下来,摘了朵“姚黄”。公主还是垂髫幼女,头发上插不住那么大的花,便接了拿在手中把玩。
殿中一片其乐融融和美景象,皇后遂于此刻问官家司饰之事:“这新司饰,官家可选定了?”
此言一出,适才笑语声又瞬间消散,众人皆屏息凝神静待今上的答案。
“选定了。”今上说,目光迂回于董秋和、顾采儿和怯怯地躲在张美人身后的许静奴面上。
“即日起,以尚服局内人……”今上眸光在秋和脸上略滞了滞,但终于掠了过去,转向另一位,“顾氏为司饰,掌朕巾栉之事。”
答案揭晓,殿内有大半人愕然无语,连顾采儿也怔怔地并无反应。
听适才今上对几位娘子发冠的评语,应是秋和当选才较为合理,何况秋和容貌远胜采儿。
但起初略显紧张的秋和此时面色反而和缓下来,舒了口气,如释重负。
零零星星地,渐有人道好,祝贺顾采儿,采儿这才谢恩答礼。皇后问今上因何判定顾氏胜出,他只简单答:“采儿做的冠子用料俭朴,却不失天家贵气,发式也梳得好。”
2.七夕
此后帝后及众宫眷过琼林苑赏当季秋花,黄昏时登金明池宝津楼开宴。
这类宫中私宴,嫔御照例会自出银钱备几道菜肴供官家品尝。今日献的主菜是二十八枚江南新运至京城的一品新蟹,个大膏肥,被蒸得色泽金红,置于白瓷碟中,十分好看。
岂料今上一见之下竟皱起了眉头,唤来任守忠,问:“如今这时节,京中竟会有此物?其价几何?”
任守忠躬身道:“每枚千钱……这是娘子们的一点心意,节前特意嘱咐御膳局找来进献给官家的。”
今上怫然不乐,环顾众嫔御,问:“这一下箸便费二十八千?”
众嫔御无言以对。今上搁箸,并不食蟹。皇后见状,命内侍将蟹撤下,官家才肯进膳。
帝后坐于殿中御座上,两侧嫔御座席依次分列,公主席位在今上之侧,虽离他最近,但并不相连,中间约有五六尺的距离。趁娘子们凝神看席间歌舞之际,公主弯腰低首,向父亲那边探身,压低了声音轻轻唤:“爹爹……”
今上见她做此神秘状,不由微笑,亦向她侧身,低声问:“何事?”
公主用她耳语般的声音继续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吃螃蟹。”
“哦?”今上故意挑挑眉角,问:“为什么呢?”
“我回头再告诉你。”公主抿嘴一笑,迅速坐直,然后转首对身后侍立的我说:“怀吉,给我剥个菱角。”
晚宴后,有内侍入报说水殿前乞巧彩楼已扎好,于是今上牵了公主,并带那几位皇后与张娘子的养女前往。
下楼时今上再提公主宴上所言,公主道:“爹爹不吃螃蟹,不是因为螃蟹不好吃,而是觉得太贵。如果吃了,传到宫外去,今年螃蟹还会更贵。就像爹爹说张娘子的冠子不好,其实不是冠子不好看,而是上面的珠子太贵……”
“好了好了……”今上含笑打断她,“心里明白就好,不必说出来。”
公主笑着点头,又道:“女儿有一事想问爹爹,望爹爹如实回答。”
今上许她说,公主遂问:“今日采儿、静奴与秋和,谁给娘子梳的发样儿好?”
今上正欲开口,公主却又止住他,认真补充道:“爹爹一定要说实话。”
今上微笑,回首看看身后,见只有王昭明和我紧跟着,其余众人尚离得远,便弯腰低声对公主说出了实话:“秋和。”
公主嘟嘟嘴,不满道:“那爹爹为何不让秋和做司饰?孃孃、姐姐和我都喜欢秋和,难道爹爹不喜欢她么?”
“嗯……喜欢。”今上笑笑,依然牵着公主手缓步走,语调温和从容,“但是,徽柔,我们越喜欢一个人,就越不能让别人看出我们喜欢她。将对她的喜爱形之于色,就等于把她置于风口浪尖上,让她成为众矢之的,明枪暗箭会接踵而至,终将害了她。”
公主蹙眉思索,又问:“爹爹是怕尚服局的内人嫉妒秋和?”
“呵呵,”今上一抚她头发,“也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