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谁忠谁奸(1/2)
任天泽自然很容易地绕开了巡逻的军士,他让走到皇城,当初帝君居住的位置。
任天泽看到银飞元帅正对着案桌上的奏折低头沉思。
任天泽过去轻咳嗽一声“银飞元帅还操心国事?”
银飞元帅听到任天泽的声音,显然有些惊讶“不知是老夫老了还是你的功夫更有长进了,我居然没有发现你已进来了,既然来了就来坐坐吧。”
任天泽也不客气,直接走进去,坐下问“我该称呼你为银飞元帅还是银飞摄政王?”
银飞元帅却是悲凉地一笑说“你随意,传闻中天邪剑主都会盛名消失,很多人都以为你消失了,结果没想到你居然回来了。”
“我回来了是否让银飞元帅很意外?”
“是比较意外,不过更不愿意你回来的人却不是我。”
“说实话,除了你,我实在还不能想出还有谁更不愿意我回来的。”
“你也以为我是乱臣贼子了么?”
“起兵反抗帝君,这自然是有违臣道之事。虽然帝君是你的侄儿,可那只是你的家事,从国事上说,他是君,你只是臣而已。”
“敢问靖边侯,君无道,臣下如何自处?”
“不错,君有道,从之,忠之,君无道,伐之。可帝君并非无道昏君,他只是权力被架空而已,而你不也是架空君权利益者之一么?”
银飞元帅听后,没有马上回答,反而陷入了沉思中,他缓缓说道“难得在这世上还能找出一个可以说说知心话的人,也罢,老夫就与交心谈心吧”
当年,银飞元帅是上任帝君的亲弟弟,也比上任帝君要年少得多,上任帝君继位之后,他便成为一个闲散的亲王,从不关注时政,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兄长会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的。
可是,上任帝君去世之后,传位现在的帝君,新的帝君却并不亲近银飞元帅,银飞元帅也不以为意。
可新帝君十多年不理朝政,让银飞元帅开始不再闲散,他不能让自己兄长的盛世被这个不争气的侄儿败坏了,于是,他便联合几个朝中大臣联名上书帝君,要求帝君亲政。
银飞元帅开始改变了之前闲散王爷的性子,开始学会处理政务,利用先帝时期结识的朝中大臣学习帝国政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帝君减轻一些压力,再加上他自己比帝君年长,应该肩负起帝君运转的使命。
可是,帝君却对他这个叔叔并不信任,反而亲信铁无缘,凡事交由铁无缘处置,反而对银飞元帅热潮冷讽。
再加上帝君长期不理政事,边关告急,而银飞元帅又与帝君关系僵化,银飞元帅便借故申请出去平定边关战乱,远离朝政。
而帝君也乐于搬开这个叔叔在朝中碍事,自然很高兴地同意,但是铁无缘却担心银飞元帅原本就在朝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再掌握兵权的话定会权势过大,对帝君造成威胁。
银飞元帅为表自己无任何的异心,只是出于对帝国的忠心,他便公然宣布放弃帝姓,投入银家,习得银家兵法。
由于帝国传统,异姓不得为王,帝君见银飞元帅放弃帝姓了,对自己的君位无威胁了,再加上银飞元帅原本就在朝中很有影响力,如果不拿出点实际意义的东西出来根本无法换取银飞元帅离开,最终帝君思考再三之后便点头答应了他,让他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银飞元帅驻守边关之后,他以为自己放任了帝君不管,帝君没有了他的指手画脚会有些收敛,可帝君还是不理政事。
并且边关战事也不闻不问,后来,帝君无子,准备传位于蜀王。
对于蜀王,银飞元帅并无多大的看法,只是蜀王的两个儿子却深得银飞元帅的喜欢。
银飞元帅看到帝君这么选择,也只得自我安慰,毕竟蜀王的儿子还算争气,就算帝君两兄弟不争气,只要他掌控着天下的兵马大元帅一职,银飞元帅相信没有什么人敢有妄想的。
银飞元帅正打算就这样默认了帝君不理政务的情况,待帝君传位给蜀王,然后再给蜀王的两个儿子时。
可是,事情发展却远远超出了银飞元帅的预想,帝君之前认为铁无缘是帝师,需要辅助,后来,朝中大臣联名上书请求铁无疑归还朝政时,帝君反而处死了联名上书的大臣。
其中,那些联合上书的大臣中有不少是银飞元帅当年在朝中结识的旧友。
银飞元帅曾回皇城与帝君理论,可是帝君却拒不见他。
无奈之下,银飞元帅只是寄希望于蜀王,可是蜀王原本还算是一个贤王的。
后来,蜀王宠信蜀妃,沉迷于皇宫,将大将军谢炎下狱,蜀王两个儿子也相互争权内斗。
银飞元帅再次对这两兄弟失望透顶,一怒之下想要介入蜀王的事务以示惩罚。
可是他派人到蜀都后便被大将军谢炎发现,谢炎便以为银飞元帅是操纵的幕后主使,于是,只得自杀以护蜀王。
银飞元帅见谢炎自杀,也多少有愧疚,毕竟谢炎也是他一力看好的将军,有他在,蜀王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