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酒后吟诗(1/2)

众人听了都说“有理”,齐用调羹匙舀那汤,果然鲜美不可方物。

良弼这才说道:“我回北京才几个月,灵儿又生产,没有写多少正文。原来写的,恭亲王府抄完了,已经送回是润庠那里。黄二爷、王三爷要看,从润庠那里借,只不要丢损了就是。写书图什么,就是叫人看的嘛!”

黄自元在席中揖手相谢,又道:“先生说没写正文,一定有好诗,何妨叫我们一饱眼福呢?”

“诗稿你灵儿嫂收着,席散了你们抄去。那些诗词多都凄凉潦倒,没的败了诸位酒兴,倒是有几篇题诗可以诵一诵。红妆佐酒又是纸上谈兵,不亦乐乎?”遂吟咏道:

寒山拾得吾湘隽,肯让弥天释道安。

卓锡名山今欲遍,尽收瓯越入毫端。

“戊申春半雨中寄禅大师见访。”良弼说道。又吟道:

阿阁曾偕凤结巢,修翎未肯任婆娑。

缤纷玉露秋宵警,浩荡琼霄雪羽摩。

散径已饶三秀草,安巢何意百寻柯。

林枝一任鹪鹩借,只有寒梅得梦多。

“西狩”

同是宦游人,到此一空天地界。

坐观望钓者,苍然如对海山秋。

“题天台山万年寺”

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

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题苏州寒山寺”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题苏州拙政园远香堂”

徐郙道:“良弼送我一首!”

傅良弼笑道:“不敢!”遂又轻声吟哦:

恳志诵经,励精行道。

慧镜无垢,慈灯照微。

他言语丝丝转颤,如有金石之音,众人都听得心驰神往。

徐郙将杯一举,说道:“好诗——好酒好景致。有此佐酒千杯不醉。来,干!”众人都笑着一吸而尽。

王祖光听着傅良弼咏诵诗词,夹着汤锅里的菜,左一杯右一杯,只是吃酒,己是醺然欲醉,说道:“我听听,众人都比我兄弟强!良弼先生早年,领略尽六朝金粉,钟鸣鼎食,繁华阅尽,如今著书黄叶村,立万世之言;翁兄徐兄又是状元,也风光一时,金小楼如今正万里觅封侯,黄先生耕读山野,没有功名也是自在山人。我说起来只是个闲散画工,却是败了几代的破落户,一没升官二没发财三没走桃花运,不但“无材可去补苍天’,还要受家教管,一天两晌只是瞎混,恰正是‘有心羞颜等地缝’!”

黄自元便问,“寻地缝干什么?”

王祖光道:“寻个地缝好钻啊!”众人听着越发笑得。浑身乱战颤。

“良弼,”翁同龢心中有事的人,看看外边雨小了一点,说道:“我知道你清高,不屑去弄八股诓功名。不过,无论如何,你既已在这‘未世日’里头翻筋斗,也得和光同尘吧。而且说笑归说笑,官场黑暗龌龊是真的,也不见得人人都是乌鸦吧?”

良弼笑道:“人要不肯‘和光同尘’,谁还活得下去?我是寒透了心,也惊破了胆,再不敢涉足那个锦绣前程!道光六年王兆琛带人抄我的家,大小男女一百十四口,关的关,枷的枷,分与人为奴的,入狱待勘的,那真叫‘树倒猢狲散’。道光十一年王兆琛又被抄家,依佯葫芦再画一遍,如今随赫德的二儿子还在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抄王兆琛的梁萼涵,前年和肃顺案了沾边,又被抄了,家人全部发卖、家产全部入官,听说是一位姓李的买到了我家花园,起名儿叫‘静园’。我的叔祖公、姑祖公如今又红火起来,连带着说胜都统,那更是走得近一点就烤人。我和胜都统情分近,又是远亲,灵儿又是都统府里的人,我要硬挤门子,怕不挤来个一官半职?没意思了诸公,就如那走马灯转了一圈又一圈,你就再等一圈,仍旧的关、张、赵、马、黄。”

翁同龢笑道:“罢,罢!我说不过你,不过你总不是蝉,吸露喝风就能活,庙里和尚,清静修行,也还有儿亩庙产——饿得头晕眼花的,还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就不信陶渊明!”

王祖光想起自家身世,又带了酒,大声道:“良弼这话最对我的心思!有诗为证!”遂也击盂而歌:

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日魏武之子孙。

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扬州旧梦久已觉,目著临邛犊鼻!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他显然已被酒忘了形骸,歌罢放声大笑:“如先生之宏才,何至于跻身仕途,与俗人争道!”他不防头,说得金小楼、翁同龢都是脸一红。

黄自元便忙圆场,说道:“二位不要介意,我老弟就这样儿,老爷子,当地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