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2/4)
>
他们要了一份十年前吃过的饭,正吃着,就听到身旁的人这么议论。>
当下不免纳闷,三月三,这是啥节,怎么没听说过?>
于是顾镜疑惑地看向萧铁峰,萧铁峰也不太懂,他没记得自己家乡三月三有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啊。>
既然不懂那就问,萧铁峰随意向邻桌的打听了下。>
“三月三你都不知道啊?你是本地人吗?”人家开始纳闷了:“听你这口音,好像就是咱本地人,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萧铁峰只好解释说,是太久没回家了。>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自然不知道,三月三是咱们这里一位医仙的寿辰,这位医仙可是了不得,是仙境下凡过来我们魏云山下普度众生的,我们还特意修了一个雕像和一座庙。每年三月三,庙前都要有庙会,还会有杂耍和唱戏的,热闹得很,我们都会在这一天去拜医仙。诚心拜的,整整一年都能保全家安康不生病。”>
“医仙?”怎么这里也开始说医仙了?>
这下子人家更鄙视萧铁峰了。>
“你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不知道之前咱们大昭国爆发瘟疫吗,是咱们魏云山的医仙拯救了天下的老百姓!没错,拯救天下的医仙,就是出自咱们魏云山!”>
“对对对,咱们这里早就出名了,也有外地的过来,专门拜医仙呢!”>
“我们山里还有一处宅院留着,是以前医仙和仙夫住过的,叫升仙院。”>
……>
萧铁峰和顾镜听得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没想到这股子风气已经重新烧回了魏云山,且把魏云山之前那股子拜大仙的热忱越演越烈,竟然发展成了庙会?>
至于他们的院子,是不是已经成了众人瞻仰的升仙院,那,那还能住不?>
两个人正要偷偷摸摸离开,忽然就听到有人大叫:“啊——疼——”>
众人一惊,连忙看过去,只见一个妇人捂着肚子疼得死去活来的,底下已经一摊子鲜血。那个妇人肚子颇有些规模了,看上去约莫七八个月。>
“媳妇,你没事吧?你别怕,诸位乡亲,求你们帮我赶紧叫大夫!”>
一时之间,场面乱作一团。>
顾镜忙从黑皮口袋里取出一应物事,戴上了手套,走上前:“我来看看吧。”>
有人马上质疑:“你,你会吗?”>
时光流逝,十年光阴,这里的人们早已经换了面目,这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当然不知道他们魏云山耳熟能详的医仙到底是何模样。>
顾镜淡定地道:“我就是大夫。”>
她知道眼前的妇人是早产,这种早产儿在古代生存率并不高,所以需要倍加小心。她怕这里的大夫并不能很好的处理,所以想自己动手。>
那妇人的丈夫原本是根本不信顾镜的,可是当顾镜说出她是大夫的,他顿时感到了一股强大的气场,那种沉稳的笃定感,以及话语中无可辩驳的冷静,让他瞬间相信,这个女人是个大夫,而且是个很值得人信任的大夫。>
当下顾镜大夫的气场马上出来了,她先让店家寻来两张桌子拼起来,做成一个临时的接生台,又让萧铁峰驱赶走了大部分食客。之后开始进行消毒备皮,准备接生。>
顺便问了下,这个妇人如今不过七个月,换算成现代的说法就是怀孕三十一周。>
三十一周,如果说在现代医疗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孩子肯定是能活下来的,保温箱伺候。>
可是在古代就不好说了,一切都看命。>
因为孩子只有三十一周,还比较小,又有顾镜这种级别的上阵亲自接生,甚至教导孕妇用拉梅兹呼吸法配合宫缩进行用力。没多少工夫,小娃儿就生出来了,很小的一个,瘦瘦的。>
顾镜利索的剪短脐带,对小婴儿进行消毒然后用一个干净布包裹起来。>
得益于她这几年的研究,她手里的各种用品是越来越齐备了。>
搞定了小婴儿后,她将孩子放在一旁打算观察孩子后续情况,之后便开始为孕妇缝合伤口,压肚子排淤血等。>
最后观察一番,孕妇情况良好,小婴儿情况也良好。>
“你去找俩马车把他们母子拉回去吧,记得要每天给小婴儿消毒脐带,消毒脐带你知道吗?”>
说着间,顾镜就打算好好给这个男人做科普。>
谁知道她还没开始,那男人就说:“会,我知道的!我听我娘说过,我娘说她听过医仙的法坛讲法,知道有这么个办法可以防止四六劫。”>
顾镜:……>
敢情当年她做的法坛这么管用,竟然已经深入人心了。>
忙完了这些,她又叮嘱了一番如何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