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抉择(2/2)
至此,一场屠戮也正式展开。>
仅仅半个月,明军就杀敌一万多人,并占据了荷兰将近四分之一的领土。>
凡是遇见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
凡是遇见偷袭的百姓,一律屠城。>
战争,没有仁慈。>
同样,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至于普通百姓?>
实际上不管是荷兰,还是明朝,都只针对自己的百姓存在仁慈。>
至于敌人的百姓?>
你不反抗还好,一旦反抗,绝对是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会放过一个。>
一万多的荷兰士兵先后阵亡,实际上真正出现大损伤的并不是登陆后的内陆作战。>
而是在海岸上,荷兰对明军的阻击。>
此时,荷兰境内约有士兵八万多人。>
在付出了一万多的损伤代价后,荷兰一方也果断收拢拳头,将大军后撤至半壁江山旁。>
至于明军占领的四分之一的领土,实际上与其说是占领,还不如说是赠送。>
荷兰朝廷并不傻在明军的强大火力之下,他们深刻的明白,正面刚,他们绝不是对手。>
所以决定,拉长战线,并向其他四国求援。>
拉长战线的方针,针对明军这样登陆,在万里之外作战,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因为荷兰大军在撤退之余,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比如,他们就撤走了所有粮食与物资。>
这也让明朝的后勤,在半个多月后,出现了危机。>
简单来说,就是前线军队因为打的太快,后面的粮食运输,已经追不上了。>
甚至于,荷兰还派出了一支数千的大军,以整化零,在明军的后方,借助熟悉地利的优势,不断袭击明军的运输队伍。>
然而对此,曹文诏也不是没有选择。>
一是停止追击,整顿已经占领的土地,同时派遣更多的大军加入运输粮草。>
等待粮草储存到足够一战的时候,在继续发兵。>
不过这样做的坏处就是,时间越长,对于明军越不利,甚至如果在这万里之外的国度内,一旦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到战争中来。>
对于明军来说,也不易于是一场灭顶之灾。>
而另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猛攻能打!>
以闪电战的方式,长驱直入,在敌人还反应不后来,甚至是来不及撤走更多的粮食前,攻打过去。>
所以,曹文诏陷入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之中。>
喜欢我成了崇祯请大家收藏:(.sodu777.)我成了崇祯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