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裁军序幕(3/3)
牛马更是烧钱的大头。
总体来,一支车骑合军的建军成本在二十万两左右,人吃马嚼每年的消耗在二十五万左右。
李邦华心里也是有帐可循的,一年多出二百万,还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编,养六支车骑合军不困难。
辽镇那边算起来,是九支车骑合军,另有三支骑营,步军、水军另有近二十营,每年军饷六百万,指的就是专拨的军饷,不包括军械、军装补充、维修,及粮草消耗。
朱延平旁听,手心用劲,捏碎一枚巴旦木塞入口中慢慢咀嚼,都一样,似乎都故意忽视了辎重营的建设。
车骑合军依靠车马增加机动力,打的就是物资,不搞专门的辎重营,搞出来的车骑合军难打持久战,也就三板斧的持久力。
可这个道理他知道,兵部为什么就不知道?
还是钱逼的,车骑将军府的解烦辎重营,纯粹就是朱延平个人的车队,挂了个兵部的牌子。有这个牌子朱延平转运商品方便,代价就是战时充当辅军。
至于其他各部车骑合军,搞不了专用的辎重营,那就搞营,增加军内辅军数量,增加物资携带数量。
等以后财政好转了再专业辎重营的事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
如果可以,兵部愿意参照朱延平所部解烦营的例子,给其他将领开个头。比如王朴、戚振宗两个人家里就有钱,能自己出资搞辎重营,平时做商品转运买卖,战时军用。
戚振宗的夫人于氏就是山东于氏嫡女,戚家、于家世代联姻,于家几乎占据了山东的各处金矿,支持戚振宗搞辎重营,不是很困难。
多,将这支辎重营变成下一支戚家军,这还是可以忍受的。
至于王朴那里,王家也能凑出钱搞一支运输车队。为了保住地位和前途,和车骑合军的战力,王朴有动力接受这个条件。
至于渠家祯和卢象升就不好了,渠家祯是武进士,家户出身,根本养不起,卢象升也是如此,家里没余钱。
可两人所部的车骑合军属于京营序列,比朱延平的军队更听话,兵部会想法子凑一支辎重营给他们用。
而朱延平与卢象升的关系摆在那里,三支车骑合军使用两支辎重营,勉强能用。
至于南京方面可能要建立的车骑合军,这就是南方人的事情,那边真想搞,不会缺钱,他们要顾虑的是北京方面的意见。
又因为江南水道密布的因素,可能会是一支型化的车骑合军,也可能增加战船方便军队转运。
本章已完成!